馮永瓊
摘要:興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教師關注和討論的話題。在教學反思中積累經(jīng)驗,筆者覺得從無私的愛心、靈活的方法、創(chuàng)新思維和成功的快樂四個方面來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激發(fā) ;培養(yǎng) ;興趣
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寣W生能夠在有限的40分鐘學有所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就是愿意用畢生的精力去追求一個美好的過程,那種心潮澎湃的感覺實在是妙不可言。閑暇時間,會不斷閱讀相關書籍來充實自己,努力思考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通過學習,頗有收獲??偨Y出了以下幾種方法,希望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用無私的愛心激發(fā)興趣
莎士比亞說:“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边@句話形象地說明了愛的重要性,每位教師用自己的愛心去點燃學生的激情,走進學生心田,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和學生交朋友之前,多觀察學生學習動態(tài)和課外活動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巧妙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有活動,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如果你能用你高超的球技、歌技、舞技征服他們,你就會擁有不少粉絲,在課堂上你就會贏得學生的真心喜歡,學生有什么心事也會主動和你分享,相信這樣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一定會讓學生度過愉快的初中時光。筆者了解到有一名學生,雖然家庭條件比較差,但是她從不抱怨,乖巧懂事。筆者對她給予更多的關愛,給她買衣服,買學習用品,在教師的關心鼓勵下,她學習就更用心了,成績愈來愈好。
二、用靈活的方法激發(fā)興趣
(一)導入“活”。如果剛接觸一篇新課文,語文教師就按部就班的從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及作品時代背景開始,學生就會感覺索然無味。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采取相對靈活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好的導入方法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筆者常用的導入方法。
故意出錯法。在執(zhí)教馮驥才的《泥人張》一文時筆者這樣導入新課:在生活中有很多技藝精湛的人,如《核舟記》中雕刻技藝精湛的王叔遠,人們無不為他精湛的雕刻技藝點贊。這堂課學習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張》,去感悟泥人張“奇”的藝術魅力吧!板書時筆者故意將“奇”寫成“騎”,學生一看板書七嘴八舌的說老師錯了,筆者鎮(zhèn)定自如,哪里錯了?學生紛紛說,“奇”是“奇怪的奇”,不是“騎馬的騎”。再抓住契機說,同學們千萬不要像老師這樣粗心大意,關鍵時候的一分就會影響你們的前途,同學們做任何事都要認認真真。這樣導入瞬間調動了學生上課的興趣,還用擔心效果不好嗎?
音樂導入法。在上《散步》一文時,筆者采用音樂導入法,上課前播放《相親相愛一家人》,和孩子們去感受濃濃的親情。同時教師用飽含深情的話語告訴學生:親情猶如一泓甘泉,滋潤我們干涸的心靈;家庭猶如幸福的港灣,為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坎坷。父母在,家就在。這節(jié)課品讀莫懷戚的《散步》,去感悟親情與關愛。這樣的導入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能快速進入學習。
(二)教法“活”。課堂教學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俗話說,教無定法,沒有一成不變的教法,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學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教材不時在微調,教法怎能不變呢?教師要主動學習,不懼困難,積極擁抱網(wǎng)絡時代,學習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好多媒體的獨特功用。備課時一定要把教案和課件進行融合,教學中教師要調整好語調語速,用適當?shù)闹w語言來吸引學生,讓學生進入有效的學習,真正體現(xiàn)高效課堂。上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張》一文時,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筆者這樣導入:請同學們跳讀、精讀課文思考并討論:泥人張“奇”在何處?海張五的描寫獨具個性特點,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答題信息,根據(jù)示例分析人物形象。示例:我讀第十二自然段的句子:“攤上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賤賣海張五?!备惺艿揭粋€后發(fā)制人,充滿智慧的泥人張形象。我讀__自然段的句子“ ”,感受到一個___的泥人張形象。我通過讀__自然段的句子“ ”,感受到一個___的海張五形象。只要教師注意方法引導,就不用擔心教學效果。
三、用創(chuàng)新思維來激發(fā)興趣
在課堂上打破傳統(tǒng)模式,破除師道尊嚴,告訴學生應該尊重教師,但是絕不迷信教師,大膽質疑應該得到鼓勵。當筆者在教學《愚公移山》一文分析愚公人物形象時,根據(jù)學生自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成正方和反方兩組展開辯論。正方觀點“愚公不愚”,反方觀點“愚公愚蠢”。正方同學認為:愚公不愚,是因為愚公目光遠大,有為子孫后代謀幸福的理念,有想法,有行動,有家人的支持和鄰居的幫助,所以正方認為“愚公不愚”。反方同學認為:愚公太愚蠢了,要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沒有現(xiàn)在的挖土機等機械,要移走兩座大山談何容易,還不如搬家簡單。同時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愚公要搬走這兩座山,不是打破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破壞了環(huán)境嗎?所以反方認為“愚公愚蠢”。通過辯論,筆者在課堂上對發(fā)表觀點的學生進行了表揚,然后從課文的編排目的出發(fā),向學生講明了文章的主旨,課文主要是通過對比的方法,領悟“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目的是學習愚公不怕困難、鍥而不舍、堅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能夠成功的精神。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語言的無窮魅力和思辨的精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深入。
四、用成功的快樂激發(fā)興趣
成功是快樂的源泉。學習經(jīng)典,積累經(jīng)典,傳唱經(jīng)典。這就要求師生多積累背誦古詩詞、文言文。多讀有助于學生理解背誦。筆者在執(zhí)教《答謝中書書》時,抓層次結構來引導學生朗讀、背誦。一層:總起句,感慨發(fā)端。點明全文中心。二層:描寫山川中靜景之美。三層:描寫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四層:感慨自然之美景。當然,背誦也要講究策略。采用集體背誦、小組背誦、男、女擂臺賽、單獨背誦等方式,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績比較差的同學都能夠當堂背誦,真的讓筆者感到欣慰。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只要認真努力,都可以成為優(yōu)秀者。
總之,每一個從事語文教學的人,以終身學習為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與創(chuàng)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不忽視學生的閃光點,愛生如子,建立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快樂學習,語文質量的提高就會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
[1]孫桂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語文課內外,2018(33):79.
[2]吳婷婷.讓孩子們在愉悅中學習語文[J].新課程導學,2014,{4}(2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