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晉宇
摘要:文章簡單分析了俄語方言的主要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利用方言翻譯方言、利用口語語言翻譯方言、利用標準語言翻譯方言、利用音譯結合注釋翻譯方言這幾項文學作品中的俄語方言的翻譯策略,以供譯者參考。
關鍵詞:俄語文學作品;俄語方言;翻譯
引言:方言的翻譯具有一定難度,若是單純使用直譯的方式,難免會導致相應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喪失,也不利于作品中人物豐滿形象的塑造?;诖耍仨氁x用合適的翻譯策略,展開對文學作品中方言詞匯的翻譯。
一、俄語方言的主要特點分析
主要從詞匯語義方面入手,對俄語方言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進行分析,具體包括:第一,在俄語方言內,包含在大量與標準語言詞根不相同,但是詞義保持一致的詞匯;或是一些與標準語言發(fā)音相同,但是詞義具有差異性的詞匯。第二,俄語方言內包含著的同音詞匯相對較多。第三,包含著大量民族方言詞匯,各地區(qū)的方言存在差異性。實踐中,在保留方言趣味性的同時完成意義準確翻譯的難度相對較高。
二、文學作品中的俄語方言的翻譯策略的探究
(一)利用方言翻譯方言
使用譯者母語中包含著的一種方言進行俄語方言的翻譯,能夠讓受眾直接區(qū)分出相應文字表述與文學作品中其他表述的差異性,盡可能保留俄語文學作品原本所想要表達的情感與意圖,提升俄語文學作品譯版的內容生動性。例如,“курень”主要代表著頓河一帶的小房子、農舍(方言),在進行該詞匯的翻譯中,可以使用中國北方方言“俺家”替代較為官方的“寒舍”完成,依托這樣的翻譯方式,能夠體現(xiàn)出對俄語文學作品的原義的保留,同時強化鄉(xiāng)村生活韻味,使得譯文更為生動立體?!哀咬学咬选边@一方言詞匯的含義為已婚婦女,在進行該詞匯的翻譯中,可以使用中國北方方言“娘們兒”或是四川方言“婆娘”完成翻譯,這樣的翻譯能夠更為直觀的顯示出俄語文學作品原文所具備著方言特色,提升譯文的閱讀趣味性。
在利用譯者母語方言進行文學作品中俄語方言的翻譯過程中,必須要在譯者母語中提取出與俄語方言意義保持一致的方言,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也需要避免選用地方色彩過于濃厚的方言完成俄語方言翻譯,避免增加讀者的閱讀難度;而若是廣泛使用方言進行翻譯,那么則會對讀者聯(lián)想原文所描述風土人情造成阻礙,以此降低俄語文學作品的真實感[1]。
(二)利用口語語言翻譯方言
使用口語化的語言進行俄語方言的翻譯,能夠迅速縮短讀者與俄語文學作品原文作者之間的距離。對于方言而言,其普遍應用口頭形式表達,因此選用口語化的語言進行俄語方言的翻譯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選用大量與俄語文學作品原文文體色彩極為相近的口語詞匯完成翻譯,提升譯文內容生動性與表述貼切程度的同時,也可以達到顯現(xiàn)相應人物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的效果。
例如,“забить”這一方言詞匯的含義為“屠宰”,進行該詞匯的翻譯中,可以使用口語化的“宰”一詞完成翻譯,同時,在前后文的翻譯中,也要盡可能應用口語化的表述,包括今兒、咱等等,以此到達進一步強化俄語文學作品譯文表現(xiàn)力的同時,更好、更直觀的反映出鄉(xiāng)村生活,顯現(xiàn)出濃厚的地方色彩。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口語化的語言進行俄語方言的翻譯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針對人物對話中出現(xiàn)的方言實施口語化翻譯,強化相應作品中人物塑造豐滿程度的同時,避免因大面積使用口語化表達而導致讀者對俄語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產生質疑。
(三)利用標準語言翻譯方言
結合前文的分析能夠了解到,“以方言譯方言”這一方法的應用具有局限性,而“以口語譯方言”這一方法則更適合應用于人物對話的翻譯中,而針對俄語文學作品描述性段落中出現(xiàn)的俄語方言詞匯,使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翻譯并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此時,針對這樣的內容,更加適合利用標準語完成翻譯。特別是當這些引入俄語方言詞匯的描述性段落設置的意義為對地域特色展開單純性凸顯,而并非對人物形象進行展現(xiàn)與豐富時,利用標準語完成俄語方言翻譯更為適用,依托標準語的應用完成譯文,對方言特色實施適當性的淡化處理[2]。
例如,“поскотина”這一方言詞匯的含義為“農村地區(qū)中使用柵欄圍出的放牧地”,進行該詞匯的翻譯中,如果該方言詞匯存在于描述性話語中,則可以使用標準語完成翻譯,即直接譯為“牧場”。誠然,這樣的翻譯在語義方面與原文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是并不妨礙對農家特色的展現(xiàn),也不會干擾讀者的理解。另外,在利用標準語完成方言翻譯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在翻譯內容中適當增加一些修飾詞,以此促使表述出的場景更為完整與立體,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四)利用音譯結合注釋翻譯方言
針對在俄語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方言詞匯,為了在顯現(xiàn)出其特殊文化內涵的同時,避免讀者在實際的譯文閱讀過程中產生疑義,則可以利用音譯結合注釋的方式完成相應俄語方言的翻譯。例如,“глядека”這一方言詞匯的含義為“眼睛”,進行該詞匯的翻譯中,可以將其音譯為“哥倆杰爾卡”,同時在下方標注該方言詞匯的來源、意義等,方便讀者正確理解作品內容。通過利用音譯結合注釋翻譯方言,能夠促使讀者迅速、準確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了解方言背后存在的文化內涵,促進讀者實際閱讀體驗的增強。
總結:綜上所述,俄語方言詞匯較為多樣,在實際的文學作品翻譯中,兼顧保留方言趣味性的保留以及表述意義的精準表達的難度相對較高。實踐中,通過利用方言翻譯方言、利用口語語言翻譯方言、利用標準語言翻譯方言、利用音譯結合注釋翻譯方言這幾項翻譯策略的合理選用以及綜合應用,就可以在準確表述文學作品內容的同時,顯現(xiàn)出原文表述的趣味性以及生活氣息,提升讀者的實際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王雪菲.俄語文學作品中的俄語方言及其翻譯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1(08):24-25.
[2]佟星.淺析俄語方言詞及其翻譯[J].青年文學家,2020(2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