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養(yǎng)
【摘要】在我國推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需要進行轉(zhuǎn)變,教師和學生開始采取自主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讓語文課堂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得到有效提高。課文預習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良好的課文預習可取得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語文教師需運用有效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課文預習。本文主要探究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文預習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文預習;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現(xiàn)代新型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也可以幫助學生預習課文知識。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同時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增強。通過課文預習,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針對性教學,使到語文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第一,可讓學生自學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課前預習指的是學生在課堂正式教學之前,先對課文進行初步了解與獨立思考。語文教師向?qū)W生教授新的知識點,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啟發(fā)和指導學生學習,教師更多是教授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知識。而課前預習則是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可通過課前預習來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二,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學生是否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èi)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個嶄新的知識點,可體現(xiàn)出學生的學習效率。通常情況下一個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對幾十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班級上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存在差異,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需要考慮普適性,此時學生就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自己學習的重難點內(nèi)容。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有初步認知,學生可以在預習中明確自己在課堂中需要重點聽講的內(nèi)容,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以此讓學生的聽課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第三,能夠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提高。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未得到體現(xiàn),這致使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新課程標準下需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課前預習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當中的重要內(nèi)容,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提前成為學習角色,學生可以對新知識進行自主思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信心都得到有效增強,從而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語文課文預習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策略
第一,在詞語預習中運用思維導圖。語文課文中會存在生字、詞語的學習,語文教師在教授新的課文前,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要求學生在預習時通讀全文,記錄課文中不懂的生字。同時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教師給學生教授思維導圖的基礎知識,鼓勵學生多練習使用思維導圖來預習。教師可指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詞,對不懂的字詞進行分類,可分成生僻字、易錯字與多音字,以此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漢字的博大精深,讓學生的詞語知識庫可以得到有效擴充,使學生能夠從掌握字詞開始,逐漸掌握段落、整篇文章內(nèi)容。例如,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前,學生進行預習,在預習時找到“刑”“匪”“閥”“憲”等生字,運用思維導圖來將這些生字分類,并在思維導圖中將生字組成詞語,如“苦刑”“匪徒”“軍閥”“憲兵”等詞語,同時也可在思維導圖中增加組詞造句、文字解析等內(nèi)容,以便學生進行記憶。
第二,在閱讀課文中運用思維導圖。語文教師給學生布置課文預習任務,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字詞、句、段落意思、中心思想、主要內(nèi)容等來進行課文預習。例如,教師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的教學前,學生能夠結合課文故事的發(fā)生背景、人物動作特征、情節(jié)描述、每個段落的意思、核心思想來梳理和理解文章,學生繪制出相應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補充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及中心思想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背景、人物、情節(jié)等都為思維導圖的支線內(nèi)容。通過思維導圖在預習中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對文章故事的開始、發(fā)展、高潮與結尾都有更為清晰的認知,以此取得更為顯著的課文預習效果。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補充思維導圖的內(nèi)容,這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記憶得到有效加深。由于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就已經(jīng)讀過整篇文章,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更加輕松,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習課文。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自己繪制一份思維導圖,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和教師的思維導圖存在不同,為了弄明白為什么思維導圖會不同,有些學生會更加專心地聽課,所以思維導圖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
第三,在課堂上分享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存在圖文并茂的特征,學生正確運用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圖像與顏色,可以有效地體現(xiàn)出思維的多面性和特色。語文教師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課文預習,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畫思維導圖,然后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解說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體現(xiàn)出學生的預習效果。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跑進家來的松鼠》這一課文的教學前,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繪制思維導圖的作業(yè),教師可指導學生圍繞“松鼠在家做了哪些事”“這是一只怎樣的松鼠”“我們一家喜愛松鼠的語句”等中心主題來繪制思維導圖,在上課時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自己的小組內(nèi)進行思維導圖的分享,小組成員對分享的思維導圖進行互相交流與評價,然后小組推選出一份內(nèi)部覺得最好的思維導圖來分享給全班同學,其他學生可補充自己對思維導圖的看法,從而讓思維導圖的內(nèi)容可以不斷得到完善。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右腦,實現(xiàn)學生左腦和右腦的合作,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散。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思想獨立性,學生可以自主完成一些事情,語文教師在正式教學前,可以先讓高年級的學生進行課文預習,并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有效的課文預習,使學生課文預習的難度得到降低,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文預習中的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ZJYB01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龔鈺淇. 靈動課堂預習先行——初探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9(10):153.
[2] 羅秋華.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課文預習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上旬,2018(6):123.
[3]鄧志妹.小學語文課文預習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J].文淵(小學版),2020(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