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玲
摘要: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因此,老師要給予英語閱讀教學高度重視,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發(fā)揮出來,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另外,老師也要采用先進性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欲望充分的激發(fā)出來,以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應采用什么方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對此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方法
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的重要學習內容,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條件。但是從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方法仍不完善,除了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優(yōu)化之外,還要在符合學生思維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不斷提高。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究,以不斷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鼓勵學生在閱讀思考過程中提出問題
閱讀教學是一個讓學生掌握更多英語詞匯以及語法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不斷培養(yǎng)。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老師要對教學目標有一個明確的把握,以學生為主體,并積極發(fā)揮自身的輔助引導作用,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其次,老師也要把學生對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并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言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學生能夠分辨并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育不夠成熟,所以,老師要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詼諧幽默的語言開展閱讀教學,降低沉悶氣氛給學生帶來的沉重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教學中去;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鼓勵學生勇于去提出問題。在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老師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去對待,不能輕易的否定學生的看法,而是要以鼓勵的姿態(tài)去回答學生的問題,在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敢于發(fā)言的自信心。
二、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對小學生開展英語閱讀的時候,老師要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深度挖掘教材內容中有趣的知識點,把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調動起來,使學生能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另外,老師也可以圍繞文章主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引發(fā)學生對于文章情感的深度思考,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
以“What time is it?”一課為例,首先,老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讓學生對時間的概念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比如,眨眼一次需要0.2-0.4s,刷牙一次大概需要3-5分鐘等;其次,老師可以把教材內容中有趣的點挖掘出來,并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去尋找答案,比如,What are the children of Cairo doing when we wake up in the morning?通過閱讀可以得出,Cairo is two o ‘clock, when they play football;最后,老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提高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自信心。這樣問答引導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本內容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還可以很好的把學生導入帶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三、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
合作探究模式是對學生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還可以讓學生實現(xiàn)思維的碰撞以及知識的交換,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升。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已經(jīng)與新時代教育形式的發(fā)展產生了脫節(jié),不能更好的應用到教學當中。而合作探究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發(fā)展下的學習產物,不僅可以彌補其忽略學生自主發(fā)展的不足,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還可以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所以,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老師也要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積極指導。另外,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老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果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并對其做出相應的評價和總結。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要以鼓勵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對學生的成果給予一定的鼓勵,并委婉的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讓學生能夠及時的改正自身的缺點并不斷完善,進而促進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比如,在講到“At the zoo”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完成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動物的圖片或者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去;其次,老師可以隨機挑選學生,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描述,也可以表達自己對于各種動物的看法和感受;最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由溝通交換想法,待學生討論結束之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積極評價和總結,使學生能夠及時的彌補自身的不足并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不斷強化自身對于動物的特征認知。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把學生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一個更好的掌握,還可以讓學生在交流合作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
四、結語:
總之,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堅持才能完成。因此,在對學生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課堂活動。一方面老師要對教學環(huán)境進行創(chuàng)設,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老師要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并鼓勵學生積極的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多與其他學生交換知識,在不斷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迎州.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4):147.
[2]黃小妹.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A].教育教學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2017年版第三輯)[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