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萍
【摘? ? 要】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課程中蘊含的生命教育價值逐漸受到關(guān)注,而利用課程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促使學生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則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從地理課程與生命意識教育的關(guān)系出發(fā),結(jié)合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分析實踐策略,并從把握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組織拓展實踐活動四個方面給出建議。
【關(guān)鍵詞】初中地理;生命意識;課堂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0-0120-02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i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handan County No. 2 Middle Schoo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YANG Xiaoping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the value of life education contain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the us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lif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ppreciate, respect, and cherish lif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y curriculum and life awareness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practical strategies in combination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and gives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 grasping curriculum teaching objectives, design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ing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rganizing and expand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Life consciousness; Classroom design
一、生命意識教育的內(nèi)涵
在初中地理課堂進行生命意識教育,就是在課堂中向?qū)W生講述生命的孕育和發(fā)展相關(guān)的知識,讓學生對生命這一概念有一個宏觀和微觀上的認識,使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懷有珍惜和尊重的行為態(tài)度,并使學生在初中地理課堂生命教育的滲透下,培養(yǎng)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包括讓學生尊重并珍惜個人的生命,并將這一生命理念推廣至他人乃至全社會,并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尊嚴,認識到宇宙中個體之間生命關(guān)系,最終幫助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命并尊重生命,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初中地理學科實施生命意識教育的意義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地理教學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guān)的地理知識,側(cè)重積累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根據(jù)地理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使學生在學習初中地理知識后,能將知識運用到現(xiàn)在的生活當中,并且現(xiàn)階段學習的地理知識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也要起到有利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是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是否完成生命教育也是衡量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標。初中地理學科中包含許多的生命教育素材,其一是節(jié)約能源與環(huán)境保護教育,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資源短缺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節(jié)約能源與環(huán)境保護教育也成了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其二是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與保護生命的教育。地球因生命的多樣性變得生動和精彩,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的教育,能使學生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其三是生命美育教育,初中歷史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景觀圖片和各民族服飾及建筑等等的圖片,教師應當利用這些圖片素材教育學生欣賞自然之美,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自然,主動去保護自然。
三、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生命意識教育
(一)把握課程教學目標,從多維度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
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基本導向,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生命意識教育融入教學目標中,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潛移默化地滲透,實現(xiàn)對學生的多維度的引導和培養(yǎng)。初中地理這門學科本身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的重要課程,初中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一些對現(xiàn)象和人文要素之間相互關(guān)系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學,通過學習初中地理學科學生就能認識到人類所生活的客觀環(huán)境。初中地理不僅涉及人類的生活場所和生產(chǎn)關(guān)系,還涉及許多的人文要素和人們的精神世界。例如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人口》這一課對生命現(xiàn)象進行了描述,教師可以從知識目標著手,引導學生從世界人口的增長來感知生命現(xiàn)象,并結(jié)合自身體會生命的物質(zhì)性,并從出生率、死亡率等概念中認識生老病死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從能力目標著手,為學生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圍繞生命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從情感價值目標著手,引導學生認識人口問題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間的關(guān)系,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這樣的目標引導可以讓學生認識生命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進而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價值。
(二)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對生命價值的體驗
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應有意識地糾正傳統(tǒng)單一灌輸式教學的弊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滲透生命意識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上,教師要開展一些具有生命教育意義的課堂活動,并且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各種教學形式來體現(xiàn)生命意識教育的實際價值。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級八冊《中國的水資源》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圍繞“為什么說水是生命之源”這一話題設計問題,以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問題的情境設置、提問方式,不斷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促進學生深入探索,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特點,并從中國水資源的儲備和分布的角度理解生命存在所需要的重要資源,進而啟發(fā)學生從“保護生命”的角度思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此外,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社會熱點,為學生提供水資源污染的相關(guān)案例,促使學生互動討論,深入分析,理解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義。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提升生命意識教育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激勵評價,能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也可以引起學生的求知欲,進而促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能獲得主動發(fā)展的機會,提升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生命意識教育的總體要求。教師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也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使生命教育真正落實,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以鼓勵評價為主。從個體上看,學生的認識水平、身心特點和實踐能力不盡相同,在思考探究問題的時候也會呈現(xiàn)出五花八門的答案,其中必然會出現(xiàn)錯誤,這時教師不應一味地消極評價,而是應當用鼓勵和表揚肯定他回答問題勇氣,并適當?shù)攸c撥、引導,促使學生重新思考探究問題。
(四)組織拓展實踐活動,多方面滲透生命意識教育
在初中地理課程中,教師對生命意識教育的滲透不應局限于常規(guī)課堂之上,還應拓展到“第二課堂”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自主探究中真正體會生命的價值。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設置了一定比重的地理調(diào)查活動內(nèi)容。在地理調(diào)查實踐的指導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主題設計調(diào)查方向,并對學生的實踐計劃進行評價、分析,引導學生不斷細化方案,還要組織學生細心調(diào)查、撰寫調(diào)查,讓生命意識教育由課堂走向課外,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感知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形成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
總之,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把握課程教學目標,從多維度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對生命價值的體驗;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提高生命意識教育效果;組織拓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這樣學生才能逐漸打破知識學習的局限,結(jié)合地理學習思考生命的價值,進而學會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參考文獻:
[1]陳志明.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04).
[2]宋曉麗,郝靜.淺析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1).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