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桂榮
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兩大核心內容,二者之間是彼此依存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延伸。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閱讀與寫作訓練的良性互動,教師就要結合教材,注重讀寫良性互動點的精選,強化寫作指導,實現良性互動,開展讀寫多元化的互動和訓練。最終達到閱讀和寫作的和諧互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閱讀;寫作;互動
在當下的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剖析和了解,充分的掌握教學目標和教學難點。然后,全面的將學生作為課程的中心和主體,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參考依據,根據學生閱讀寫作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來對實際的教學方案進行有效的調整。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一對基本矛盾,既獨立又相互依存。人的主體是閱讀與寫作的中介和橋梁。閱讀是主體由外而內的吸收、借鑒;寫作是主體由內而外的傾吐、表現。因此說,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的一體兩面,兩項在教學中有機地互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過程是一個信息獲取過程,而寫作過程則是一個信息輸出過程。通過講授課文,指導學生寫作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步驟。閱讀是寫作的積累,寫作是閱讀的目的,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把握閱讀與寫作之間的互動關系。
一、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通過學習教材,完成寫作系列知識的積累過程。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的權威性與實用性不斷得到加強,現行的各種版本既保留了傳統教材中的名篇,又增加了時代感強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學習積累,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學生譴詞造句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語感,這種知識能力的積累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感受教材,完成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塑造過程及審美體驗的沉淀過程。如初中語文版的吳晗的議論文《談骨氣》,盡管寫作的特定年代已事過境遷,但其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至今仍有積極的意義,其論據的三個典型事例也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通過余光中的膾炙人口的《鄉(xiāng)愁》,令學生對思鄉(xiāng)思國的情感有了更加感性甚至理性的認識。諸如這些文章,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獲得寶貴的審美體驗。
(三)通過評價教材,完成學生的思維的拓展過程。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對他個人的成長收益非淺,對寫作過程中的構思、立意等環(huán)節(jié)也至關重要。如《紫藤蘿瀑布》一文,同樣是一棵樹,一株草,一叢花,為什么有人熟視無睹,有人浮想聯翩?如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要求仿寫詩歌,我布置給學生的作文訓練內容是仿寫《我為少男少女歌唱》,讓學生對現代詩歌的基本特點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切身體會到:現代詩歌抒情性強,形象鮮明,想象豐富,語言優(yōu)美等特點,然后有推薦了從泰戈爾的《紙船》遷移到冰心的詩歌《紙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去領悟冰心的滿腔真摯的思念母親的情感。
二、寫作中輸出情感體驗
(一)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不僅能體現在寫作中,也是閱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學生在寫作中涉及到深題、選材、立意、寫法運用等眾多的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情感錘煉和總結,在各種閱讀過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寫作中的寫法和經驗積累是提高閱讀質量的前提。在閱讀中,小至字詞的領悟和解讀,大到寫法分析和理解,兩者是完全相通的。讀莫懷戚的《散步》,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頌歌,文章美在三個是尊老愛幼的人性美,二是景物描寫的意境美,三是平易樸實的語言美,在選讀中雜取文章精華,的精神世界。體悟文本美點,感悟生活美點,在審美愉悅中提高審美能力,從而培養(yǎng)了寫作素養(yǎng),提高寫作能力。
三、通過構建讀寫教學情境實現良性互動
雖然初中階段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當中,部分的學生仍然無法充分的掌握具有深刻含義的教學內容,更別提利用相關的知識來完成具體的寫作訓練了。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打破傳統語文課堂的禁錮,巧妙的利用圖片、聲音、文字、音頻、視頻的元素,為學生構建集寫作和閱讀為一體的教學情境。充分的借助良好的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來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構思,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寫作訓練。這樣才能夠達到以讀促寫的語文課的教學目的。例如,在進行“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播放《林黛玉進賈府》的視頻,利用直觀生動的方式使學生更好的感受故事當中的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然后,教師在提出閱讀問題:“林黛玉為何進賈府?”、“林黛玉進賈府發(fā)生了什么?”、“文章當中的人物具有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內容來進行討論和探究,有效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和小說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改寫《林黛玉進賈府》,可參考本文的寫作方法,也可在作文當中增加自己的一些意見和看法。另外,也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根據小說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等的結構來進行作文構思,利用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情節(jié)描寫的方法來進行小說的創(chuàng)作。
另外,沒有生活,再好的立意構思,再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也只能是形而上學而已。因此,教師要鼓勵、引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積累素材,感悟生活,觸摸時代的脈搏。我們的學生才會盡情地吸吮自己茁壯成長的必要養(yǎng)分,真正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郁亮.語文閱讀與寫作訓練的良性互動探研[J].成才之路;2018年24期
[2]田麗群.寫作訓練需多樣化[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