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芝
摘要:新理念下,教師的教學任務日漸繁重,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也發(fā)生了轉變,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教師要深刻意識到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性。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顯著提升,語文學習的效果得到提高。高效課堂指的是教師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最大限度地將知識內容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教師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402
引言
課程改革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必須做出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學校教育應當以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對教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和方向進行設計,教育不能只為了提高分數,而是要返璞歸真,以學生為根本幫助學生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培養(yǎng)興趣、塑造人格。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應當順應新課改的方向,深入分析當前語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性的提出改革方案,只有提出切實可行的課改計劃才能讓語文教學改革工作真正落地,也才能夠突破現有教學模式的束縛,提升教學水平,構建高效課堂。
一、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分工合作
在新課標教學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結合作精神,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全方面發(fā)展。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從而分析文章結構和句子,然后對海底世界的事物和場景進行描述。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比如“大家之前去過海底世界嗎?里面是什么樣子的?”,由此來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緊接著,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好小組任務,讓學生討論文章主題,從文中找出關鍵詞句,有理有據地進行學習。此外,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室內來回走動,與學生展開交流。這樣一來,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讓學生相互學習與借鑒。
二、運用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更具針對性,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語文基礎等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措施。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自己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以及學生自己的意愿,在教學計劃的設置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案,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原基礎上得到提升,也避免了不同層次學生在同一學習環(huán)境中而導致無法進步的現象,從而更有效地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學習《記金華雙龍洞》一課后,為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實踐讓學生進行景觀方面的寫作,如讓學生以地方某公園景觀為例進行寫作。在寫作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與寫作水平,為學生制定三個寫作標準:第一,寫作水平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此類學生進行仿寫,模仿課文的形式進行寫作;第二,對于寫作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講,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寫一些景色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在措辭表達上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第三,對于寫作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來講,他們的寫作內容要更加貼合實際生活,在寫作中還要加入自己的感受,確保文章的高水平發(fā)揮。通過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有選擇地進行學習,逐步提高語文能力,充分發(fā)揮分層教學的實際價值。
三、利用信息技術工具,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使教學實踐有了更多的工具。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豐富課堂表現形式,讓傳授知識的過程更加生動形象,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不斷發(fā)展。例如在講授《宇宙生命之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等手段展示浩瀚宇宙的畫面,太陽系的行星、不同星球的特點、宇宙的未知等。通過這種豐富的視聽手段,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感受更加直接,對于知識的體會更加直觀,學習注意力大幅提升,對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積極的作用。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工具,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可以給予更加及時的反饋。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分享更多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課后學習的動力,進而大幅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四、組織實踐活動,發(fā)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除了完成課堂的學習任務,學生也有必要進行課下的學習,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深入真實的社會當中,體驗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學習樂趣。例如,在教學《傳統(tǒng)節(jié)日》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去了解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一些知識,比如,習俗文化等。在此之前,教師要叮囑好學生,做好活動的準備工作,以此保證實踐活動的正常進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好主題。學生可以深入到居民區(qū)內,向街坊鄰居進行街頭采訪,并且記錄好有關內容。在實踐結束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實踐總結,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回顧,讓學生明確自己在活動中學習到了什么。這樣一來,通過組織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結合日常所學,使得知識學以致用,同時發(fā)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課程改革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要實現新課改下高效課堂的構建,就要求教師必須深入學習新課改的精神,結合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將新的觀念、新的方法帶入語文課堂當中,并通過積極實踐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毛月琴.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路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1(02):76.
[2]王銘.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2):171-172.
[3]陳柳燕.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9(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