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倩倩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诖耍處熜铻閷W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注重活躍課堂氛圍,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切實調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調動;學習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325
前言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語文學科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則需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愛好或目標,而無需依賴任何人進行語文的學習,只有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需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活躍的教學氛圍,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學生只有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才會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中,才會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隨時調整教學手段和內(nèi)容,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防止學生產(chǎn)生煩躁、厭學等的負面情緒。
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問題教學法,選擇恰當?shù)臅r機向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分析問題,最終通過積極的探究得出問題的答案,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通過回答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蛘呖梢圆捎眯W生普遍感興趣的游戲教學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都能在游戲中展示出真正的自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教學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等,這樣學生才能始終保持對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
二、制定學習目標,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為課堂的主體,往往為了快速完成教學任務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采用灌輸式的模式進行教學,忽視了學生對所教知識的接受程度,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只能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教師布置什么樣的任務和目標,學生就怎么做,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并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
例如,在學習《和時間賽跑》時,學生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目標,如在這篇文章中要認識多少新字詞,積累多少句子當做自己的寫作素材,或者在學完這篇課文后要明白什么樣的道理等[2]。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和價值,了解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使學生容易在遇到挫折時不能及時的自我調整,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要給與耐心指導,對所有學生做到一視同仁,防止學生產(chǎn)生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此外,教師還應對學生多加鼓勵和贊揚,引導學生積極地看待問題和挫折[3]。另外,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內(nèi)容。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犹骄?、學習,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逐漸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一文時,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前提前預習,課后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在課堂活動中主動展現(xiàn)自我,才能獲得探索知識的主動權。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更多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就要打破課堂的局限性,為學生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將教學課堂延伸到課外進行。豐富的課外活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戶外語文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為學生組織闖關游戲,如你畫我猜、拼寫游戲等,每個學生只能依靠小組集體的幫助解決問題,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游戲環(huán)節(jié)[4]。最后,哪個小組先完成所有的游戲項目,哪個小組就獲得勝利,教師要對獲勝的學生給與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學生的情緒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每個學生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自己的小組爭得勝利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通過這種課外教學活動,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要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并富有趣味性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此外,教師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士臣,侯朝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J].新課程,2020(34):184.
[2]張玉學,邱曉靜.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44.
[3]劉姍姍,王淑偉.淺談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中華少年,2018(27):71.
[4]嚴俊峰.芻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