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語文課堂作為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場所,其往往會通過經典誦讀的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使學生們在閱讀經典、品讀詩詞的過程中感知中華文化的魅力。但是由于不同地區(qū)的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的差異,各個學校的教學水平也因此而參差不齊,農村地區(qū)的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困境相對于城鎮(zhèn)地區(qū)更為明顯。本文概述了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對農村目前的經典誦讀教學困境進行了簡單分析,并針對其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倡導“伙伴式輕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農村;經典誦讀;困境及對策;伙伴式輕閱讀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290
引言
中華文化是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解中華文化對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意義,因此各個學校應注重中華文化的傳承工作,在課堂上積極地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由于農村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優(yōu)越,其整體文化素養(yǎng)也比較偏低,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誦讀教學時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面對種種困境,教師應積極倡導“伙伴式輕閱讀”,尋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依托“快樂讀書吧”,提高經典誦讀水平。
一、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是學生們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此時期開展經典誦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從小就開始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為其文化底蘊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礎。誦讀需要學生眼到、嘴到、耳到,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分散,其心記能力也會得到有效鍛煉,并且相比于枯燥的閱讀,小學生們更喜歡進行誦讀,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對中華經典書籍的求知欲。另外,經典誦讀可以使得學生的言行舉止更加的規(guī)范,因為經典文本中會敘述一些與古人相關的行為方式,而古人的行為舉止、處事方式一般都是優(yōu)雅而不失禮的,所以學生們在長期誦讀的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習其中的言行規(guī)范,久而久之,其性格行為就會更加地穩(wěn)重踏實,對其日后的成長發(fā)展也是有益處的。
二、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困境
1.經典資源較少
城市有著優(yōu)質且集中的教育資源,圖書館、報告廳等都為城市里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可農村的教育資源會由于建設力度不夠等原因而匱乏,這就大大地限制了學生誦讀經典的機會。學生只能在“學校圖書室里有什么就讀什么”的情況下進行被動選擇書籍進行誦讀,學生的閱讀量也會因此而大大地減少,經典誦讀教學也會因此而無法正常地開展。
2.教師對經典誦讀不夠重視
雖然經典誦讀之于學生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但仍有不少教師并不重視經典誦讀教學,其在教學時只進行語文課本知識的講解,希望學生的語文成績能夠有所提升,卻不注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即使有誦讀課,也會被占用來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幾乎是沒有誦讀時間的,其對經典名著詩詞的認知也會因此而減少。教師對經典誦讀的不重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其沒有認識到素質教育和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性,在加上農村地區(qū)的家長普遍重視成績,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會忽略對學生誦讀詩詞、閱覽經典的教學。面對此種教學困境,教師應先更新教學理念,明白培育學生誦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能因為外界因素的干擾而不顧及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應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開展經典誦讀教學。
三、解決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困境的對策
1.學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誦讀資源
首先,學校要重視經典誦讀教學,為教師提供開展教學的條件,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為經典誦讀教學的開展提供有效助力。雖然農村小學的經濟條件有限,但這不是阻礙經典誦讀教學的根本性因素。學校作為學生的主要場所,其必須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所以學校的相關部門應重視經典作品的采購,重視學校圖書館的建設,使學生在學習資源不受限制的情況下開啟經典誦讀模式,這對于語文教師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有著不可思議的幫助。其次,學??梢远ㄆ诘嘏e辦經典誦讀活動,并在此活動中設立獎品,鼓勵學生們積極參加此活動,這樣學生為了得到活動中的獎品就會在平時的經典誦讀課上就會更加積極參與、認真聽講,經典誦讀課堂也會因此而活躍起來,其教學效果也會有所提升。誦讀活動的舉辦既能提升校園的文化氣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又能使學生們互相學習、互相切磋,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成果,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與此同時,學校也要組織教師們對先進的誦讀教學理念進行學習,要求教師掌握新理念的精髓,以實現(xiàn)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農村地區(qū)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不夠重視經典誦讀的教學建設,其甚至會有經典誦讀教學是可有可無的錯誤認知,使得經典誦讀教學無法正常開展。
倡導“伙伴式輕閱讀”的理念勢在必行?!拜p閱讀”即輕松的閱讀,輕快的閱讀,輕靈的閱讀,“輕”不是沒有分量,“輕閱讀”是另一種重質感的閱讀。上海文化出版書社以“輕閱讀書坊”為名出過五本一系列的叢書,第一次提出了“輕閱讀”的概念。“輕閱讀”是一個旗號,或者說是一個愿望,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tǒng)閱讀理念的反動?!盎锇槭捷p閱讀”指的是學生以志愿組合的形式,結伴組團,閱讀部編教材“快樂讀書吧”欄目中推薦或老師精選的素材,輕松、輕快、輕靈地開展閱讀活動,在自由沉浸書海的過程中,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語言的積累、習得豐富的語言,整體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當教師的教學理念得以轉變時,其就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地教學安排,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有所得。例如,在學習完《馬詩》、《石灰吟》、《竹石》這三首詩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誦讀,雖然這三首詩的篇幅較短,但想要誦讀的有情感、有層次,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教師應先給學生們播放一邊這三首詩的誦讀音頻,使學生體會誦讀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并在課堂上加以練習,然后讓每個語文小組開展“伙伴式閱讀”,搭建一個值得彼此信賴、彼此暢通交流的讀書平臺。營造一種輕松的讀書環(huán)境,形成一種愉悅的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靜下心閱讀的習慣。讓學生交流閱讀的收獲,分享閱讀的快樂,真正做到了以讀會友,以讀修身,讓學生“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
結束語
經典誦讀之于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理應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只是暫時性的,學校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誦讀平臺,重視“伙伴式輕閱讀”的教學建設,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快樂讀書吧”,為學生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誦讀課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到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從而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參考文獻
[1]李發(fā)俊. 分析經典誦讀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參花(下),2021,(06):53-54.
[2]王廣陽,楊軍. 農村地區(qū)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困境與對策探究[J]. 漢字文化,2019,(1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