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玲
摘要:隨著國家對于新課改的推進,我國教育領域紛紛進行了一定的優(yōu)化與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的改革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而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單元練習的創(chuàng)新設計與研究是一項能夠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重要工作。因此本文立足于當下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材練習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所展露的一些問題并探索了一系列幫助小學語文教師更好地設計練習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對小學語文教學領域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部編版;小學語文;練習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24
引言
語文教材的練習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編排原則應遵從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階段所具有的認知水平,單元練習作為語文教材中一個重要的教學部分承擔了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的重要責任,教材單元練習的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深切的聯(lián)系,所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要更加重視對于教材練習部分的設計研究。
一、部編教材單元練習現(xiàn)存問題
課后練習系統(tǒng)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編者依據(jù)課標、學生特點及文本特點精心編制的[1]。而部編版小學教材中的練習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在每篇文章或者每一個單元后面,在這些文章后面往往會有一些需要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有識字、組詞造句、閱讀等等,但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教師在運用教材練習部分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顯露出了以下一些問題。
(一)針對拼音部分練習較少
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拼音的學習,只有掌握了拼音這一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后續(xù)的語文學習,所以學習拼音對于小學生整體的學習發(fā)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部編版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拼音的練習還比較少,目前主要體現(xiàn)在《語文園地三》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里面,而一些其他的單元則很少出現(xiàn)拼音的練習內(nèi)容。除此之外,部編版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課外讀物和資料練習題上面很少出現(xiàn)拼音的標注,這就是的小學生在做練習時很難快速地掌握這些知識。
(二)閱讀材料中缺少拼音標注
在部編版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整理一些練習模塊可以發(fā)現(xiàn),閱讀部分在教材所布置的練習任務中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在很多板塊中都要求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但是這些閱讀卻很少具有完整的拼音標注。盡管部編版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教材的單元練習中所設計的閱讀內(nèi)容能夠延展小學生的閱讀量,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課本中的語文基礎知識,但是如果這些閱讀材料缺少相應的拼音來進行標注的話,小學生就很難以深入地理解閱讀材料所要表達的深層意思,也就無法達到知識鞏固和拓展的目的了。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練習時就很難進入獨立思考的狀態(tài),這也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實踐內(nèi)容欠缺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還停留在跟隨教師和家長學習的階段,對于一些需要自己動手探索的活動還缺少相應的鍛煉。比如查字典這一重要的學習技能,就是小學生需要熟練掌握的技能,但是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很少有練習部分去要求學生獨立鍛煉查字典、搜集資料等技能,這就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
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練習設計研究
(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練習需要適應學生發(fā)展
無論是哪一個教學課堂上,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教學要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為目的,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情況。而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關于單元練習的設計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其內(nèi)容應該要綜合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和學習效率來考慮,并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性和發(fā)展情況。小學語文教材的課后練習內(nèi)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語文味"更濃。抓住課后練習緊扣"一個主題"、圍繞"一個支柱"、形成"一種梯度"、凸顯"一種能力"、顯現(xiàn)"一種態(tài)度"等特點,尋到切實可行的策略:精準定位,以"練"引教;整合優(yōu)化,以"練"促教[2]。因此比如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掌握拼音這一基礎的語文知識就是當前學習的重點,所以在一二年級的語文教材練習部分就可以設計更多的拼音練習,讓學生打好這一階段的基礎。而對于更高一些年級也需要針對性地設計教材的練習部分,比如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丶尤雽懽趾烷喿x的練習??偠灾?,教師在設計小學語文教材練習部分的內(nèi)容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目標,使得練習的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既不會過于簡單也不會過于困難,這樣才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練習這一部分的教學效果。
(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練習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意味著學生不僅僅具備學習和理解課本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有一種積極的自我提升精神。對于學語文課堂教學要讓全體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練習中掌握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部編版教材在課后練習中加重了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練習設計要盡可能增加一些由學生自己探索思考的內(nèi)容,比如給定一段閱讀材料,要求學生自己進行閱讀然后寫下自己的讀后感,或是設計一些供學生練習的填字、連線的語文游戲,利用這些需要學生自己動手的聯(lián)系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練習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
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是學生加強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合作帶來的學習效果,在對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強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精神的引導與培養(yǎng)。比如在練習部分中給定學生一個課題讓學生組成小組去搜集相關的資料,課題可以是讓學生描述各自喜歡的游戲、動物等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強閱讀能力和資料搜集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材中練習這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并通過練習掌握語文知識的運用技巧。正因為如此,學校與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究如何去設計小學語文教材的練習內(nèi)容,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這一板塊的教學作用,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連忠友.牽手課后練習,培養(yǎng)閱讀能力——以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系統(tǒng)為例[J].中小學班主任,2021(12):16-20+2.
[2]張杰南.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的編排特點與教學運用[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06):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