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安然
摘要: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來講,本應作為課堂主導力量的學生們并沒有足夠的探索性及興趣性,在缺乏以上課堂上基本素質的前提下,教師若是想順利展開教學則更加艱難,教學進度受到一定的影響?;谶@一現(xiàn)狀提出的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迅速地被運用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來,尤其是以其強有力的導向性促使學生受到課堂上潛在的驅動力,而產生意識上的對問題的主動探究性,從同學間彼此的交流中獲得興趣,得到成長。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旨在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充分意識到來自伙伴的“壓力”,進而促進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進而共同進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353
引言
小組合作是一種有效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形式,能夠幫助小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小組中取長補短,互相幫助,發(fā)揮團結協(xié)作能力,增強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在新時期,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拓寬小組合作的范圍,通過多樣化的合作活動讓小學生更好地體驗合作學習的作用,熟練掌握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尊重個性差異,合理分組
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借助集體的力量解決數(shù)學難題,而且可以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彌補班級中個別學生的學習問題,因此在實際的分組規(guī)劃中,數(shù)學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能力差異,從而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合理分組。
合理組建學習小組既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又是實現(xiàn)學生合作的基本手段。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按照“異質同組,同質結對,分組合作,生生互動”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4人為宜.如果是4人一小組,應該有一名學優(yōu)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學困生。這樣,既能保證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又便于各個小組間開展公平競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進行人員調整,以保證小組間學生競爭的活力,增強小組內學生合作的凝聚力。
選派小組長。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只有在好的帶頭人的帶領下,小組成員才能始終如一地圍繞某一個學習議題開展討論、探究,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長既是具有一定號召力、責任心且協(xié)調能力強的學生,又是一個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還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因此,選好組長直接關系該小組學習活動的成效。
二、分層設置教學內容,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獲得
學生理解能力、數(shù)學基礎、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差異,每節(jié)課如果教學內容一致,可能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學起來較為吃力。筆者建議,可以設置分層教學內容,除了教學重難點不變,可以適當關注基礎薄弱學生,設置一些趣味性強、探索性高、有開放思維的討論話題,通過討論,促進學生交流溝通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如在“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拋出問題“小數(shù)的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有什么區(qū)別,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么講解呢”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就會帶著問題思考,也會沿著問題進行探索,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也能進行深入的討論。接著,教師再利用8分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之后是學生的展示。這樣來看,學生先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答題思路,然后經過討論,彼此交流,相互借鑒,形成小組一致答案。等各個小組都展示答案之后,教師進行提煉總結。如此反復多次,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加強,學生個體之間形成了默契。小學生本身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展示環(huán)節(jié)正可以利用這種欲望,而且這種表現(xiàn)欲也增強了小組成員發(fā)言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相互認同、相互接納。
三、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差異的引導
由于每一位學生在認知能力、學習基礎等方面的明顯差異,導致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參差不齊。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主導地位,他們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交流能力也較強,而中等生特別是學困生在這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劣勢。因此在合作教學中教師要彌補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既要給學習好的學生提升的空間,也要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破解他們在合作學習中的畏懼感和自卑心理,鼓勵他們多發(fā)言,多表達,多思考,把合作學習變?yōu)樘嵘麄兊膶W習成績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教學《三角形》時,為了照顧到學困生在認知上的不足,教師可以先把學困生分成一組,先把一個銳角三角形交給他們討論,看看銳角三角形有什么特點。以中等生為主要成員的小組,教師把鈍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交給他們討論。以優(yōu)等生為主要成員的小組,教師的要求就要適度提高,把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發(fā)給他們交流討論,引導他們建立對三角形的全面認識。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優(yōu)等生小組向中等生小組提問:鈍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有什么不同?然后學困生小組可以針對他們的問題向優(yōu)等生小組或者中等生小組提問,這樣各個小組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之后為了激發(fā)學困生小組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舉起手里的三角形讓他們回答,在一定時間里誰回答得最快最準確,就把誰安排到中等生小組之中,通過這種方法鼓勵學困生積極學習和思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倡導小組合作學習,給小學生營造了全新的數(shù)學學習環(huán)境,鍛煉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數(shù)學學習不再枯燥。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以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落實小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和智力發(fā)展。還要對小學生的合作技巧進行指導,讓小學生在小組中各司其職,不斷產生新思路,通過新舊知識的沖突產生認知的期待,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潔.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0(22):59+61.
[2]李平平.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辭賦,2019(10):123.
[3]魯勇建.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shù)學大世界(中旬),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