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晶晶
摘要: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經濟和政策的扶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適當融入時政教育,讓學生了解當前我國的時政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社會,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然而就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還需要優(yōu)化課程教學,進而逐步提升時政教育質量。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338
課堂改革的發(fā)展推動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強調知識的應用性,而道德與法治學科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與時政熱點問題的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為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巧用時政熱點,進而有效推進教學的發(fā)展。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時政熱點的意義
(一)符合素質教育發(fā)展的要求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目標和要求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素質教育不僅注重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初中生處于一個身心發(fā)育的關鍵階段,而且也是學生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校還需要在思想品德方面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這樣才可以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二)彌補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直接講解理論知識,但單純的理論內容是比較枯燥的,而涉及一些專業(yè)法律條文的內容學生又感覺晦澀難懂,為此這也就導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效率是比較低的,而時政大多都是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和實際問題,將時政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內容的理解。
(三)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今在高速發(fā)達的網絡時代,學生面臨的外來誘惑也非常多,由于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尚且不成熟,在面對一些不良信息和誘惑時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而借助社會熱點問題可以將一些實際的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這些具體的案例可以幫助學生清楚的認識到是非對錯,進而有效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生對于社會生活的參與度是比較低的,對于國家所取的重要成果了解也比較少,時政熱點往往涉及的方面會比較多,其中會有近期我國各項政策的推行和實施,也會有我國在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重大突破,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了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加強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時政熱點問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借助時政熱點信息,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
初中生對于社會以及政治問題的了解是比較淺的,為此,教師可以充分能借助時政熱點問題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九年級“少年的擔當”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這樣的時政新聞,2018年西瓜男孩為上大學而自己賣西瓜籌集學費的故事、云南考生崔慶濤受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正在工地打工等。“少年強則國強”,但什么樣的少年才可以被稱之為“強”,我想對于這一點并不簡單的意味著少年要有突出的國家貢獻,還應該是在精神上保持一種堅強的意志,能夠直面生活,始終保持向上的心態(tài),這樣的青少年未來才能有所作為。
(二)加強時政聯(lián)系,強化學生思想認識
在時政熱點問題的應用方面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教材內容和時政熱點問題開展辯論,也可以單純的利用時政熱點案例等等,為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時政與教材的聯(lián)系,并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進而借助案例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認識。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引入一些時政熱點內容和問題,這樣才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認識,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進而使學生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
(三)設計時政問題訓練,加強學生道德素養(yǎng)
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對學生開展時政教育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會,當面對實際的社會問題時能夠圓滿的處理問題,為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時政問題來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時政訓練,進而強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九年級“建設法治中國”中“夯筑法治基石”為例,這節(jié)課主要是為學生講解了一些有關法律的內容,為此,教師就可以借助時政問題來為學生設計課堂訓練,進而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這樣一則時政問題:據《中國婦女報》相關數據報道顯示,在中國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過家暴,但在這些受害者中只有9.5%的人會選擇報警,這樣的數據背后更值得人們深思。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法律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應該如何去杜絕這個問題,并幫助學生建立法治意識。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這種訓練可以使學生從時政問題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組織時政活動,提升學生時政表達
為了更好的加強時政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組織時政活動,通過時政活動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另一方面在時政過程中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時政表達。開展時政的目的是為了讓使學生能夠從具體的時政中能有所收獲,并且能夠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實踐生活中。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國內外的時政熱點問題,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專題,可以根據不同的的專題內容為學生組織相應的時政活動。通過演講等的形式活動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時政熱點問題的理解,而且還可以強化學生的時政表達能力。通過時政評論和表達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國家意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融入時政熱點不僅是學科需要,而且通過時政熱點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全面的學習理論知識,道德與法治旨在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道德高尚、法治意識較強的人才,借助時政熱點問題可以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進而有效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關超英.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2):00297-00297.
[2]關超英.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2):00297-00297.
[3]肖敏華. 時政熱點有效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0):P.160-161.
[4]梁家雄.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措施[J]. 試題與研究,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