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愛華
摘要:身為中國公民的一員,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流淌著華夏文明的血液。古詩詞則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精髓之筆?;诖?,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思考古詩詞教學的策略,讓學生產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態(tài)度,為實現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提供一份助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文化;傳承與發(fā)揚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281
當物質文明在時代的發(fā)展背景下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就逐漸成為了人們的追求。且當下正值大力傳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新時期,古詩詞應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此,身為時代發(fā)展下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員,要主動去了解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增強學生學習古詩詞動力的教學方法,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課堂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氣質,達到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目的。下面,本人將依據自身從事小學語文教師這份職業(yè)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感受詩詞價值
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內容,已經流傳千余年之久。所以培養(yǎng)學生飲水思源的意識,有利于令學生感受到古詩詞價值,產生學習古詩詞的充足動力,對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起到積極作用。而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可采取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對古詩詞知識的深刻理解,實現優(yōu)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的目標。
比如,以教學《長相思》這首詞為例,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對學生講述了“詞”這種體裁,幫助學生了解了詞人納蘭性德和創(chuàng)作背景,使學生了解到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侍衛(wèi)跟隨康熙皇帝出游長久后的思鄉(xiāng)之情。然后,我引導學生一邊誦讀,一邊想象,助力學生去感知詞的大意,幫助學生理解詞句內容的基礎上使其充分感受到詞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最后,我對學生強調了學習古詩詞的一般方法,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引導學生了解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使學生感受到了詩詞價值,充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形成了對這首詞的深刻理解,促進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順利實現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二、創(chuàng)設直觀畫面,體會詩詞魅力
興趣是產生充足學習動力的源泉,而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而言,豐富的畫面感能夠大大引發(fā)其學習興趣。身為科技時代下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有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多媒體技術能夠應用,所以可以通過其創(chuàng)設古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以直觀畫面令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達到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促進古詩詞文化傳承與發(fā)揚的目的。
比如,以教學《石灰吟》這首詩為例,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詩中的畫面,讓學生在直觀畫面下初步感受到了這首古詩的隱喻性,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大大展現了古詩詞文化的魅力。然后,我開始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分析詩句內容,讓學生感受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的追求。最后,我通過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直觀畫面,引導學生了解了鄭板橋的《竹石》,在對比的作用下加深了學生對《石灰吟》的理解,讓學生做好相關積累,引導學生對整堂課的學習內容做了回顧,安排學生交流了學習體會。這樣,我以引入直觀畫面的途徑,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古詩詞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促進了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切實達到了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強化誦讀教學,享受詩詞韻味
韻味美是古詩詞的一大特征,原因是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講究音韻平仄,所以人們讀起來時才會朗朗上口?;诖耍頌橐幻W語文教師,我們可以強化誦讀教學,享受詩詞韻味,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去理解古詩詞的內容以及內涵,在恰當的點撥下呈現出精彩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以求促進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比如,以教學《春夜喜雨》這首古詩為例,首先,我以多媒體技術播放適配這首詩的音樂,對學生示范誦讀,要求學生挺準字音,做好誦讀節(jié)奏的劃分。然后,我為學生介紹了詩人杜甫和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對詩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指名學生說出詩人在這種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之后,我從韻味和詩人情感出發(fā),對學生進行誦讀點撥,讓學生對這首古詩進行反復誦讀,使學生在音韻平仄之中對古詩之美有了充分感受,大大提高了學生誦讀古詩詞的能力。最后,我組織學生融入情感共同誦讀了這首詩,安排學生交流了如何通過誦讀去傳承與發(fā)揚古詩詞文化。這樣,我通過強化誦讀教學,以積極的情感理解了所學古詩的價值,大大促進了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一份子,應將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視作自己的一份責任,并在從業(yè)之路上不斷思考可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可以在古詩詞教學活動中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許群.詩境高遠,文脈流長——小學語文之古詩詞中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方法探究[J].華夏教師,2020(14):78-79.
[2]祁鳴.傳承經典 徜徉詩詞海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