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粵方
摘要:在時代的推動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對于學生的優(yōu)質教育也逐漸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在小學生的教育管理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學生的三觀等思想建立并未完成,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并且他們對于事情的把握與處理程度與中學生相比較差。因此,對于農村小學生的管理尤為重要,所以農村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有一定的引導、促進作用,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科學高效地管理學生。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174
班級管理是服務于學生的動態(tài)發(fā)展,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班主任對班級建設中發(fā)揮的調控和組織,進而實現(xiàn)教育目標。班級管理是有計劃的社會活動,是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教育目標的過程。班級管理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因此探究班級管理的策略意義重大。本文從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自身多年班級管理中的經(jīng)驗積累,提出了一些班級管理策略,積極引導他們投身到班級管理的實踐中。從而為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一、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現(xiàn)狀
一是家校合作機制缺失,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抓得不夠細致。雖然在學校教育中學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但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視,使得學校的班級管理沒有體現(xiàn)應有的育人價值。農村家庭的家長觀念落后,忙于賺錢,對孩子的教育不重視,小學生缺乏應有的家庭教育。另外,留守兒童較多,隔代教育成了常態(tài)化,導致學生的學習缺乏監(jiān)督力,生活習慣長期受到長輩的嬌生慣養(yǎng),對學生的精神培養(yǎng)一片空白。
二是農村小學生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班級管理中的種種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班主任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缺乏,加之班級管理觀念滯后。對于班級管理者來說,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支撐。小學階段班主任要管理好班集體,就必須熟讀各種教育類的理論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等和班級管理相關的書籍。除了重視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發(fā)面提升。然而,大多數(shù)農村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引導作用,班主任的崗前培訓的缺失,對自身班級管理的認識以及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也是農村班級管理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二、提升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策略
(一)激勵加鼓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樹立先進典型,榜樣激勵。榜樣是值得學習的好人或好事?!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榜樣就是無聲的命令?!彼日f服教育更具親和力和感召力,更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給學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學生模仿和趕超的愿望。因此,在進行情感激勵的同時,必須施以榜樣的激勵。在榜樣的確立上,先要重視觀察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例,班主任要重點對優(yōu)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為班級管理的骨干、學習上的排頭兵。同時,加強對班干部、優(yōu)秀學生進行榜樣意識的教育和培養(yǎng),使之在各項活動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結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際,把過去所擔任班主任班級里勤奮好學的學生的先進事跡經(jīng)常講給學生聽,勉勵學生好好學習。
(二)營造班級特色文化,創(chuàng)建和諧氛圍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種隱形的教育資源,通過營造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對于班級管理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良好的班級氛圍離不開文化建設,更離不開師生共同精心的打造。只有小學生沉浸在一種融洽的班級氛圍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彼此的共同進步,為學校建設注入活力。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進而對學生的審美情操進行塑造。班級文化具有美育教育功能,可以提高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班級建設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辦黑板報活動,讓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自主性。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在活動文化建設中感受自主美化教室的實踐體驗。從一個個活動讓學生的觀念得到轉變,讓他們成為班級建設的主人,為班級文化建設出力獻策。
(三)家校共育,實現(xiàn)教育共力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合力,通過家校共育,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開展。在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來完成。在班級管理中,學校要做好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日常教育,而孩子在回到家后,需要家庭教育來促進學生的成長。班主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扮演好角色,要以一種既是教師又是朋友的教學觀念,實現(xiàn)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同時班主任要拓寬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家校共育的理念,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統(tǒng)一到一起,使得學生的教育能夠穩(wěn)定持續(xù)的開展。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平時班主任要多與家長溝通,告訴學生的家長,讓他們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與家長溝通,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及時掌握,從而實現(xiàn)共同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實現(xiàn)教育共力。
(四) 善于傾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要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得到全面發(fā)展,班主任就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農村小學的學生,學生的家庭教育和性格特點對學生的成長影響較大,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與學生及時溝通,掌握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新的問題及時給與解答。同時為他們排憂解難,用真摯的情感貼近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關愛。多關心學生學習之外的事情,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聆聽者和引導者??梢酝ㄟ^家訪和座談等形式,提高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的管理辦法,使學生更加信任教師,讓班主任成為學生心聲流露的“知心人”。從而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班級管理氛圍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思想行為,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班主任的陪伴和指導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溝通往往比批評教育更為有效。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教育時期,要想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必須采用多元的形式落實到班級管理工作上,規(guī)范小學生的思想行為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索朗頓珠.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20
[2]朱春英,史小紅.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及實踐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