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希敏
摘要:對于中學生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高考,通過高考改變?nèi)松?。然而,對高考成績的分析表明,英語成績往往決定學生的成敗。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遇到困難,這門學科的教育質(zhì)量正在下降。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通過高考完成人生的改變,英語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習困難學生的情況,研究出相應策略完成向優(yōu)秀生的轉(zhuǎn)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039
引言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但是,中學英語的相關知識,尤其是語法和詞匯的記憶和使用,比小學要困難得多,所以很多學生都有具體的問題。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因為學習基礎差,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為此,中學英語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解決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有效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一、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困難
1.缺乏英語學習自信心
目前,很多中學生覺得自己不擅長學習這門學科。此外,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只能根據(jù)教師的需要被動接受知識。因此,中學英語知識難度的增加、相關范圍的擴大、所需詞匯量的增加,對他們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zhàn)。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記憶能力不足、詞匯掌握不足、語法知識混亂等問題。這也讓他們很難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久而久之,他們自然就對學習英語失去了信心。這種缺乏自信的心態(tài)往往會導致學習不足和成績不佳的惡性循環(huán)。
2.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
目前,學困生缺乏學習動力,沒有正確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隨著學習動力的逐漸減弱,學習英語的熱情急劇下降。部分學生家長對英語不夠重視,進一步降低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一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學生的動機。對于學習障礙學生來說,批評和壓迫往往是主要原因,這進一步削弱了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動力。由于學習成績不佳,他們沒有強烈的學習動力。許多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分配較少的時間學習英語。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弱點不明確,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難以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學習英語科目需要一定時期的堅持和明確的目標指導才能有效進步,缺乏動力和目標不明確是導致學生學習困難越來越嚴重的重要因素。
3.缺乏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很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并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學習英語時沒有做好課前準備,課后英語作業(yè)總是形式化,老師主導的英語課堂對課外活動提出問題也持消極態(tài)度,有的學生寫得亂七八糟,連最基本的字母都不會寫。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分心。部分學生抄襲其他同學的作品,自欺欺人,未能有效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4.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
目前,許多學困生的學習方法不科學、不合理。尤其是在背單詞時,總是使用死記硬背,不注意單詞的拼寫,而且經(jīng)常很快忘記背單詞,沒有有效的閱讀上下文。不能通過在口頭交流中調(diào)動知識基礎來用英語表達自己,這導致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低下。
二、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化研究
1.采用合適的方略,樹立其自信心
在應試教育中,教師只評價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采取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為了擺脫學業(yè)困難學生的影響,教師必須改變現(xiàn)有的務實思維,平等對待所有學生,更加關注學業(yè)困難學生,在他們進步的過程中鼓勵并繼續(xù)鼓勵他們建立信心。
2.改善教學方略,減輕他們學習困難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教育。為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帶來的教學弊端,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國家為所有學校配備了多媒體設備。這為學習障礙學生提供了一個改變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便利,結(jié)合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來刺激學習障礙學生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英語。
3.加強小組合作,發(fā)揮同伴力量
很多學生因為不尋求老師的幫助而感到學習困難,從而積累和放大了錯誤和學習困難。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挑戰(zhàn),教師允許學生進行小組協(xié)作學習,發(fā)揮同齡人的優(yōu)勢,確保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為了進行這項活動,教師需要提前將學生分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完成學習障礙學生的轉(zhuǎn)變。
結(jié)語
總之,當前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群體。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給中學英語教師的指導帶來了很多困難。為了有效應對這些挑戰(zhàn),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應引導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同時更好地照顧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尊重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世敏.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zhuǎn)化策略[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3.
[2]韋佳影.農(nóng)村初中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28.
[3]陳法明.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zhuǎn)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9(19):59.
[4]吳建偉.轉(zhuǎn)化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探索與實踐[J].英語廣場,2019(0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