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雅楠
中圖分類號:G8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51-01
摘 ?要 ?田徑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運動項目。在積極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田徑訓練方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以憑借高效率的田徑訓練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并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本文簡單分析了小學體育中田徑訓練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此外還結合了筆者的實際教育工作經(jīng)驗,提出了小學體育中田徑訓練方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 ?小學體育 ?田徑訓練 ?方式創(chuàng)新
體育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想要有效實現(xiàn)體育學科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作用,就必須積極推動學生參與田徑訓練活動。面對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活動單一的問題,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育思路,以多元化的訓練手段為基礎,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一、小學體育中田徑訓練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田徑訓練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活動過程中,許多教師采用的訓練方式較為死板,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在組織田徑方面的教學活動時,許多教師只是強調對體育運動技巧方面的講解與分析,并且通過大量的練習幫助學生強化對田徑運動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樣的方式雖然效率較高,但是整體而言缺乏吸引力。面對枯燥乏味的田徑訓練活動,學生的參與度明顯不足,而這也使得田徑教學效果不及預期。
(二)教師對學生訓練表現(xiàn)缺乏合理評價
教學評價在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價標準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田徑知識的方向。目前,許多教師在對學生田徑訓練表現(xiàn)作出評價時,缺乏系統(tǒng)性教育引導,通常只是關注訓練成果,忽略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田徑訓練活動的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強化身體素質,教師在實施評價時若只是考慮到對學生田徑運動成果的測試,以結果為導向實施評價,則在一定程度上帶給了學生較大的壓力。此外,由于評價標準和評價活動的單一性,學生容易在田徑訓練過程中產(chǎn)生偏激的認知,部分先天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很難獲得教師的認可,于是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
二、小學體育中田徑訓練方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策略
(一)基于田徑文化教育轉變學生訓練態(tài)度
開展小學體育田徑訓練之前,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學生參與田徑訓練活動的態(tài)度。通過滲透田徑相關的體育文化知識,可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且保持積極向上的訓練態(tài)度。體育文化主要是指體育項目起源以及某些體育運動員身上的拼搏精神,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經(jīng)典的田徑比賽,比如中國百米賽跑運動員蘇炳添,他以32歲的“高齡”參加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并且一舉打破了亞洲男子百米賽跑的記錄。在展示相關素材時,教師可以結合奧林匹克中“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體育精神進行授課,讓學生能夠向優(yōu)秀運動健兒學習,樹立起對田徑訓練的濃厚熱情。
(二)組織競技性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
良好的田徑訓練環(huán)境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在田徑訓練活動中以比賽的形式組織活動,讓學生能夠始終處在良好的競爭氛圍中,并且不斷培養(yǎng)對田徑訓練的熱情。以短跑項目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4×100米接力賽,首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并以比賽的形式開展訓練活動。在激烈的小組競爭下,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為了集體的榮譽而不斷提高訓練的積極性。
(三)結合學生興趣組織趣味性游戲活動
游戲對小學生而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組織田徑訓練時,教師應當積極融入趣味性田徑游戲,讓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游戲氛圍中參與田徑訓練。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具備較強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調整游戲的開展形式,并對在游戲中有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給予獎勵。
(四)基于訓練過程表現(xiàn)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本身具有較強的教育引導功能。在積極開展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建立起基于過程的評價機制,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參與田徑訓練活動中的過程表現(xiàn),而不是一味追求訓練的結果。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開展田徑訓練時充分關注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并且對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態(tài)度以及具體的行為做好記錄,并以此為依據(jù)實施評價。教師應當盡量采用鼓勵和贊美的語言,充分肯定學生在田徑訓練中付出的努力,并且準確指出學生在田徑訓練中存在的不足?;诤侠淼脑u價機制,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田徑訓練。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中開展田徑訓練活動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滿足學生運動能力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教師應當根據(jù)田徑訓練的相關要求,對訓練方法做出創(chuàng)新,以高質量的田徑訓練為基礎,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俊.淺議提高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有效性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9(15):147.
[2]陳勝輝.小學體育中田徑訓練方式的分析與討論[J].新課程(上),2017(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