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摘? 要: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閱讀多篇相關(guān)文章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實踐證明,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對小學語文的學習非常有效,我們在運用這種方法教學的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意義;實施策略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中包括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新課標的深入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迎來了新的要求,更成為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群文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且受到學生的喜愛。因此,加強群文閱讀的有效性是教學目標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應充分認識群文閱讀的意義,在教學中要靈活有效的實施群文閱讀策略。
一、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運用“群文閱讀”課程教學,一方面,有利于突顯學校的特色文化課程,提高校園整體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文化水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同時也能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設(shè)“群文閱讀”課程,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有其必要性。
1.利于教師的組織教學。群文閱讀采用的是多篇文章的統(tǒng)一學習,是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一課一講的突破,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統(tǒng)一教學課時,并組織教學。在群文閱讀中,通過多篇文章的分析和感悟,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2.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在運用群文閱讀方法時,可以從多篇文章中引申出教學目標,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教學設(shè)計。學生在進行文章學習時,可以對不同的文章進行比較與總結(jié),從而加深理解教學內(nèi)容。這種閱讀方式可以及時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糾正,擴大閱讀量,讓學生的閱讀習慣能夠在閱讀訓練逐漸養(yǎng)成。
3.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在群文閱讀中,學生能夠涉及到更多的知識。在某一層面的知識需求達不到滿足時,學生便會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來強化這一層面的知識,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fā)揮。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充分激發(fā),同時有效提高其閱讀能力,使學生的高效學習具有堅實的基礎(chǔ)。
4.有利于提高課堂趣味性:“群文閱讀”課程的運用,有利于改變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少、費、差、慢”等問題,同時,它從閱讀材料和閱讀策略兩方面著手,對語文教學進行了一次改革。同時也能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設(shè)“群文閱讀”課程,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有其必要性。
二、教學策略分析
(一)構(gòu)建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在進行閱讀資源整合時,教師應為學生構(gòu)建群文閱讀模式,即將多種閱讀資源整合到一定場景下,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進行互相對比,有助于發(fā)散學生閱讀思維,為后續(xù)的教學拓展鋪墊基石。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構(gòu)建時,核心為課本教學文章,以此進行發(fā)散拓展,依循思維導圖模型進行資源挖掘,整合多領(lǐng)域閱讀教育資源,將其閱讀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為學生群文閱讀學習提供幫助。如進行《慈母情深》一文教學時,為充分發(fā)揮出群文閱讀教學計劃優(yōu)勢,教師應當針對該篇文章進行發(fā)散資源整合。如對學生已知內(nèi)容進行整理、學生家庭生活事例歸納、學生課堂發(fā)言的收集、校園師生資源、社會新聞資源、教師自我生活經(jīng)歷等領(lǐng)域進行深入挖掘,初步構(gòu)成語文資源框架,為群文閱讀教學奠定基石。我們就“學生家庭生活事例歸納”與“教師自我生活經(jīng)歷”領(lǐng)域的資源挖掘進行簡要分析,教師在對學生家庭生活事例歸納資源挖掘時,主動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家庭的趣事,以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故事,學生分享的家庭故事中學生作為主體之一,為其后續(xù)的群文對比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學生在進行家庭親情故事分享后,教師則可對自身生活經(jīng)歷進行資源分享,教師可為學生講述一些自己切身的生活故事,以增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吸引學生的閱讀學習注意力。
(二)注重閱讀興趣引導
在進行閱讀拓展教學時,教師不應采用一刀切的教學策略,同時進行差異化、個性化教學拓展時,應當遵循小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突出小學生自主學習主體性。如小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時,應加強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一位學生自主閱讀拓展與三四位學生組隊學習拓展閱讀,顯出的效果則不同。因為學生自主閱讀時,無法及時分享自己的想法,遇到問題時也沒有同學商討。而小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拓展學習時,學生可以在自主閱讀的基礎(chǔ)上,及時與同學進行分享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提高學生課外閱讀學習綜合質(zhì)量。
(三)拓展群文閱讀范圍
書本內(nèi)容畢竟有局限性,涵蓋范圍小。將課外閱讀引進班級,課堂,不定期按小組分類方式抽查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評比獎勵,并將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覽與大廳,定期更換,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得到鼓勵。還可以在班級里設(shè)計一本別出心裁的記錄本,記錄學生每月閱讀量,營造持久的閱讀氛圍。日積月累的閱讀能加深學生學習和寫作的功底,會對群體閱讀教學方式產(chǎn)生很大的積極作用。結(jié)束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阻礙了教育前進的腳步。主導與被主導之間的失衡,導致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差,閱讀速度低,閱讀質(zhì)量跟不上。群文閱讀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適當?shù)囊龑?、科學的提問,閱讀氣氛的營造,能夠使落后的語文教學水平逐日提高。我們應當與時俱進,不斷跟進社會前進的步伐,適時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使小學生語文的閱讀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總之,閱讀教學應體現(xiàn)出教師、學生與書本間的互動過程,每個學生都應該在創(chuàng)造、理解和體驗中構(gòu)建精神世界。教師需要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挖掘出適合學生體驗和感悟的知識,引導學生自覺思考、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綦春紅.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南北橋,2019年6期.
[2]黃明連.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年25期.
[3]徐秀春.當前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小學教學參考,2015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