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庭
摘? 要:體育課程的一體化體系建設,內容是核心,厘清體育課程內容內在的邏輯關系以及內容的合理設置,對體育課程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本文立足足球運動項目特征,從培養(yǎng)學生足球運動能力入手,挖掘足球運動內在的教育價值。從學生足球運動能力成長規(guī)律分析足球教材、學情,明確教育目標,提出“大單元”培養(yǎng)計劃,并圍繞學會、會用展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足球教學;一體化;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8-0065-03
長期以來,足球課到底該教什么,學習內容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先學什么,后學什么,均不夠明確,學生上了足球課以后,不會踢比賽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為盡量減少內容問題對足球課程實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為了充分發(fā)揮足球課程內容的功能價值,從一體化的角度探討其內容邏輯及開展教學實踐十分必要。
一、從一體化分析足球教材、學情,確定教育目標
(一)厘清足球教材內在的邏輯,是足球運動項目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前提
教學來自比賽,我們將足球比賽中復雜的足球技術和實戰(zhàn)場景拆分成最小的單元格,分析其在想什么,準備怎么做,選擇是否合理,正確或錯誤的成因是什么。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足球運動實際上就是不間斷地快速判斷和處理比賽信息的過程,這些信息包含觀察隊友、防守的位置與狀態(tài),與隊友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并正確地移動,正確地選擇足球技術進行決策等。在此期間,冷靜果斷的品質、堅定的戰(zhàn)斗意志、思維的連續(xù)以及思維的轉換、情緒控制能力等,對于決策效果起到關鍵作用。
足球教學,教的是足球這項運動。從上面的分析不難得出,足球教學就是教學生學習決策比賽信息的能力,即能夠同時、快速、準確地判斷和處理多個動作的能力,這些動作包含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品質品格等。
(二)精準把控學情,是足球運動項目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關鍵
1.同時判斷和處理比賽信息能力成長分析
足球運動水平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處理比賽信息的速度和維度。及時處理比賽信息的維度越多、速度越快,對抗中對細節(jié)的把控能力越強,足球運動水平越高。水平一階段學生能夠同時判斷和處理的動作是2~3個,處理的速度不快,處理的過程粗糙,是個人能力發(fā)展黃金期(即三人制比賽能力);水平二和水平三階段學生能夠同時判斷和處理3~5個動作,處理的速度慢慢變快,對抗越來越激烈,部分信息處理開始精細化,以培養(yǎng)學生局部戰(zhàn)術能力為主(即五人制和七人制比賽能力);水平四至水平六階段學生能夠同時判斷和處理的動作達到5個以上,處理的速度越來越快,對抗激烈,整體信息處理越來越精細,以培養(yǎng)學生整體戰(zhàn)術能力為主(即八人制和十一人制比賽能力)。
2.足球技術成長分析
足球技術的成長分兩部分,一是足球技術動作方法的掌握,二是運用足球技術的能力。足球技術動作方法是身體對足球的熟悉度、身體控制能力的集合體,是足球運動的一個重要工具。學生在比賽中完成某一個足球技術動作時,通常面臨復雜的局面,如與對手的距離、空間大小、隊友位置、身體能力、心理能力以及戰(zhàn)術打法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能夠正確地選擇足球技術,精準地控制足球,對決策效果起到關鍵作用。
足球運動啟蒙階段,學生對足球技術的掌握與運用是粗糙的、簡單的、慢速的。通過長時期的學習,學生足球運動水平的提高,閱讀足球技術能力的增強,對足球技術的掌握與運用,逐漸由粗到細、由慢到快、由簡單到復雜。因此,在教學生學習和運用足球技術時,要根據學生對足球技術的掌握與理解,提出適宜的學習要點與目標,不可盲目求多、求全、求細。
3.身體素質成長分析
學生在不同水平階段身體素質發(fā)展有著明確的要求,設計的教學活動方法和教學組織方法要適宜該水平階段學生身體的發(fā)展。設計教案時,根據教材、學情,科學設計活動方法,合理設計場地形狀、大小,合理運用集中學習指導等,調控練習密度、心率、運動負荷。
4.品質品格培養(yǎng)分析
品質品格對學生足球運動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戰(zhàn)斗意志強硬的學生,敢于在低段挑戰(zhàn)高段的學生,如有的學生情緒控制能力差,學習或比賽遇到挫折,情緒波動很大等。學生品質品格的培養(yǎng),可以從學習和比賽細節(jié)入手,從過程引導學生品質品格的成長。如設置專門的學習要點或規(guī)則,約束、引導學生的行為,如學生抗壓能力差,設計高壓力的專項練習,讓學生體驗勇敢頑強帶來的快樂等。
各水平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水平是不一樣的,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品質品格時,要遵循學生年齡特征,給予與學生年齡相匹配的教育。學生之間所體現(xiàn)出來的品質品格存在差異,設計課的時候,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爭取讓每一名學生得到最合適的教育。
(三)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足球運動項目有效實施一體化教學的保證
一體化體育課程提出的內在統(tǒng)一,注重的是知、能、行、健四維課程目標的確定。目標越明確,教材邏輯越清晰,教學設計越有方向。足球運動中的各種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同步學習,共同成長。啟蒙階段這些能力的掌握是粗放的,也是這個階段應有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心智的發(fā)育,這些能力掌握逐漸精細,加快速度。因此,我們應以培養(yǎng)學生這些能力為目標,根據教材和學情,結合足球運動項目特征,在不同的足球運動水平、不同的年齡段,提出相對應的學習目標。
二、在實踐中打磨研究,將足球教學一體化可視化
(一)大單元教學計劃的設置,是落實足球課程一體化的需要
足球運動能力的形成,是從一對一開始,逐漸增加對抗人數、擴大對抗范圍,最終發(fā)展到全隊全場的對抗。從上面的分析不難得出,無論是判斷和處理比賽信息的速度和維度,還是足球技術、身體素質、品質品格,不是一學期一個單元計劃幾節(jié)課能夠解決的,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技術、戰(zhàn)術和思考的能力慢慢形成的。因此,足球教學要從全盤考慮,依據足球教材內在的邏輯和學生足球運動成長規(guī)律,設置大單元教學計劃開展教學,這也是實施體育課程一體化的需要。
“大單元”到底有多大?大單元教學計劃,應該涵蓋整個足球運動學習的過程,不同階段側重點有所不同。如足球技術“大單元”學習計劃,水平一階段注重基礎技術學習與運用,個人技術學習所占課時比例很大;水平二、三階段開始學習組合技術,個人能力更多地關注技術細節(jié),所占課時比例相對水平一階段逐漸遞減;水平四到水平六階段學生的技術學習,開始根據自己場上比賽位置個性化地學習,所占課時比例很少。又如戰(zhàn)術能力的培養(yǎng),水平一階段是學生足球技術學習黃金期,這個時期主要培養(yǎng)學生足球技術學習運用中的習慣,體現(xiàn)的是戰(zhàn)術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水平二、三階段對抗范圍和人數逐漸增加,以局部比賽戰(zhàn)術能力培養(yǎng)為主,開始設置專項培養(yǎng)計劃,課時比例逐漸遞增;水平四到水平六階段,開始學習完整的比賽戰(zhàn)術,課時比例很大。
(二)主教材、輔教材的設置,是有效實施足球教學一體化的需要
足球運動學習中,處理比賽信息、足球技術、身體素質、品質品格這些能力要求同步培養(yǎng),共同成長。這么多的教育內容,到底該如何確定教學內容呢?經過探索和實踐,教學內容設置主教材和輔教材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主教材是一節(jié)課重點掌握的技能,輔教材是運用該技能需要的其他能力。水平一階段以足球技術學習為主教材,輔教材則是培養(yǎng)足球技術運用中的觀察、選擇、溝通能力,對抗中勇敢、冷靜、果斷品質,連續(xù)進攻思維和攻防轉換思維能力;水平二、三階段,學生開始精細學習足球技術,學習局部戰(zhàn)術能力,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其中一個作為主教材,然后根據主教材教學需要,設置輔教材,如二過一教學中,以二過一戰(zhàn)術方法為主教材,足球技術、有效溝通呼應、移動方法和時機等作為輔教材開展教學;水平四至水平六階段,主教材以各種戰(zhàn)術學習為主,足球技術等其他能力作為輔教材開展教學。
(三)從學會到會用,探索足球教學方法
一體化教學要求學生將體育技能學會、會用。我們試圖將足球比賽中復雜的足球技術和實戰(zhàn)場景拆分成最小的單元格,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學情,設計游戲或比賽,設置合理的學習要點和指導要點,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下面以踢球、接球第一次課為例進行說明。
教學內容。主教材:踢球、接球技術。輔教材:觀察、選擇、溝通、移動。
教學目標為:(1)學會踢球技術“三個向前”,即支撐腳腳尖向前、身體向前、擺動腿腳背內側向前。學會接球前根據來球提前移動,并用腳底接球或腳背內側接球。(2)學會觀察、選擇、溝通接傳球方向和路線,并果斷決策。(3)通過不斷的重新組合練習,增強學生之前的融合度,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教學活動方法設計:所有學生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兩人一球,行進間傳接球。要求:(1)兩人行進間傳接球涵蓋規(guī)定場地所有地方;(2)自己的人和球不得碰觸場上其他人和球;(3)自己的人和球不得出界。
學習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觀察、選擇、溝通、決策能力
學生了解活動方法以后直接開始活動。要求學生不斷抬頭觀察場上其他人和球的位置和狀態(tài),與隊友溝通,選擇傳球路線和方向。要求學生輕踢球,努力按雙方溝通的路線、方向踢球,讓對方很舒服地接球。每次集中指導以后,要求學生快速重新組合練習,體驗不同能力、性格的學生,學會配合別人,同時引導別人配合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在此期間,不指導踢球接球技術,但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閱讀了踢球接球技術。
第二階段:學習足球技術
學生有了第一階段的技術體驗后,對教師講解示范的踢球接球技術會變得敏感。踢球技術學習以模仿為主,強調三個向前,即支撐腳腳尖向前、身體向前、擺動腿腳背內側向前,學生能夠協(xié)調連貫踢球即可(可代入玩耍中踢瓶子,只要將踢瓶子的腳由腳尖變成腳背內側,幫助學生理解踢球技術)。接球技術主要強調接球前的移動,緊盯來球,根據來球方向、速度,提前調整位置接球。學生兩人一組,原地專項學習。
第三階段:同時判斷和處理兩個動作
回到第一階段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強調在活動中運用所學踢球、接球技術。待學生能夠有意識運用所學踢球接球技術以后,開始激勵學生傳接球效率,即比單位時間內,哪一組接傳次數多。要求學生提前觀察,同步溝通。對于能力強的學生,要求做到快速溝通后提前傳球,接球學生和足球同時到達接球交匯點,并逐漸增大踢球力量和移動速度,實現(xiàn)分層教學。同樣,每次集中指導以后,重新組合練習。
三、結束語
我們在足球教學內容一體化設置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在深入探索內容邏輯、梳理其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足球教學教的是足球這項運動,教學生同時判斷和處理多個動作能力,即判斷和處理信息的維度和速度、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品質品格等,并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探索和實踐,這些能力在長時期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漸內化為自身能力,最終服務學生學習、生產、生活。
參考文獻:
[1]于素梅.從一體化談體育課程的內容邏輯及結構化設置[J].體育教學,2020(07).
[2]鄧達之.青少年足球培訓指引:5~12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