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鈞
摘 要: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是一個必須強調的名詞。如今的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國際市場貿易密切,對于學生來講,有必要在高中這個階段開展語言學習活動,了解另一種語言—英語。英語和我們的母語不同,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語言環(huán)境,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是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要想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要基于一定的主題進行閱讀,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做無用功。立足主題意義完成教學的講解相信學生能夠學的更好,能夠增進繼續(xù)進行英語學習的動力,以積極地姿態(tài)面對英語學習,從中獲得發(fā)展。
關鍵詞:主題意義;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實際上,因為學生從小缺乏語言環(huán)境所以很難去進行英語知識的掌握。閱讀教學中老師往往會采用灌輸式教育,這樣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流露出喜愛,更多地學生比較厭惡英語課堂,厭惡閱讀學習。在如今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需要明白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如今教育部門開始對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老師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這對于老師來講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老師表示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付出了精力和時間但是學生并不能夠順利把握文本意圖。老師將問題歸咎于學生身上,認為學生是罪魁禍首,課堂質量無法保證的原因在于學生的態(tài)度不端正。實際上,老師的教學是有一定問題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把握側重點,以至于學生無法完成有效地學習。如今,老師需要改變教學思想調整教學策略,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挖掘主題更深層次的開展教學。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在實際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科并不感興趣,有一些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進行知識的學習。但好像一直在英語世界的外圍轉圈。新課程改革正在推動,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抓好閱讀教學,確保學生在受到教育影響之后能夠夠掌握知識,并且能夠得到能力的培養(yǎng)與強化。對于學生來講,口語能力聽力能力及寫作能力是必須要具備的,然而有多數(shù)學生不具備這些能力。一旦涉及讓學生進行語言應用學生就會感到恐懼。英語閱讀教學是一項重要內容,老師必須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推動英語閱讀教學。這不僅僅是因為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關系到以上幾個能力的強化。學習語言是需要閱讀的,我們從漢字的學習經驗中能夠明白這一點。進行閱讀學習才能夠完成信息的收集與獲取,才能夠為后期的語言應用奠定基礎。對于英語教育工作者來講,他們非常重視英語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進行教學設計,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一直以來在致力于進行知識的傳輸致力于進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但在經過長久的努力之后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理想。如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際上是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的。老師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但好像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學生無法理清結構理解文本,難以達成閱讀目標。提到閱讀學生會產生懼怕心理,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讀懂文章的意思,在這樣的暗示作用下學生就會越來越抗拒進行閱讀學習,如果沒有進行相關的鍛煉那么學生一定無法理解文意,無法進一步的了解文章中所含的思想深意。對于學生來講,將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會進行網絡資源的收集,采用題海戰(zhàn)術的方法,認為學生只有做了大量的習題才能夠從中得到發(fā)展。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目前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來源于學生存在錯誤認知。實際上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講閱讀技能的掌握根本沒有問題,如今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方法,而且與老師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在現(xiàn)實中老師在進行閱讀的時候采用的方法不當以至于學生進行碎片化閱讀,導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關注的是一些碎片信息,根本沒有進行語篇分析。這樣一來當然不能夠取得良好的結果。英語閱讀文章里面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對于老師來講,也可以很輕松的完成語義分析。學生與老師畢竟不同,很難真正找到方法。學生只想要找出正確答案根本沒有將精力放在文本解讀上,這就無法關注到文本的深層思想內容。
二、在主題意義引導下的閱讀教學中的實施要點
(一)努力改變碎片化的教學方式
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單純將精力放在碎片信息獲取上沒有任何意義,學生即使花費了時間也未必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很多老師一直以來提倡讓學生進行單一信息的獲取,以至于對學生的發(fā)展形成了阻礙。目前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受到了老師的影響,無法真正地提高閱讀質量,更無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思維品質的提升。對于老師來講,不要將問題完全歸咎于學生身上,應當進一步思考是否是自己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問題。在經過反思之后明白以往所采用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抓緊時間完成教學方法的改進。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夠掌握閱讀學習的技巧老師應當以主體意義為引導,除此以外還要積極地進行教學反饋信息的收集,進一步分析目前工作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調整。
(二)深刻理解學科育人的重大意義
對于英語教育工作者來講自己所做的工作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多地英語單詞或者課本內容,本身開設英語學科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學生的發(fā)展并不體現(xiàn)在具有非常多的知識儲備上。知識的講授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讓充分挖掘課本中的育人元素,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具備健康的審美情趣,能夠從一些文章中思考出人生哲理。網絡上有大量的閱讀資源,這些閱讀資源主要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具體的內容,從而學生進行深刻閱讀能夠在閱讀中找到學習的榜樣。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不能夠單單講究學生閱讀學習的效率,不再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閱讀練習,而是讓學生深入的理解閱讀文本,從中獲得一定的感悟。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技能和知識的學習,沒有意識到學科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沒有在教學中落實相應的做法。這樣的教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對于老師而言其所做的工作不是單純的進行知識的搬運,老師必須要堅持育人為本,應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科書的育人元素,促使學生實現(xiàn)真正地發(fā)展。
三、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閱讀教學分析
(一)立足主題意義,滲透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能夠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形:老師在課堂上進行語言知識的灌輸,在課堂上大講特講。而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傳授為的是學生能夠完成文章詞句內容的理解。有絕大一部分老師認為學生只要理解了文本內容就算是完成了閱讀任務。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由于教師存在錯誤的思想認識,以至于在課堂教學中避重就輕,根本沒有引導學生對主題結構文化等內容的學習。如今,提倡讓學生進行主題閱讀。這是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閱讀教學模式,更具有可行性。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相比,主體閱讀明顯能夠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能夠讓教學效率得到提升。老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實際上是迎合新課程改革的一種表現(xiàn),具有重要意義。事實證明,進行主題閱讀確實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確實能夠完成傳統(tǒng)閱讀教學局面的轉變。對于老師而言,需要積極進行學習,也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圍繞特定的主題意義展開深入的探究。當然,要想促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深入的探究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對于老師而言,需要完成思想的灌輸,讓學生明白閱讀學習的意義。除此以外老師還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和自由,確保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中學階段學生來講,開展主題閱讀符合他們的語言能力發(fā)展特點。而老師要充分明白這一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基于主體意義積極組織閱讀探究活動。老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競賽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從中獲得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二)基于主題內涵,凸顯主體文化特色
是什么因素導致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不甚如意呢?主要原因是因為老師在教學時避重就輕,沒有把握重點。實際上,老師應當完成思想的轉變,在教學的過程中把重點放在主題二字。為了更好地保障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老師需要找到閱讀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銜接點,確保課堂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自行進行主體內涵的探索。老師需要進行優(yōu)化設計,確保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認識主體文化的特色。在主題課程Festival教學當中老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組織交流,之后挑選出學生對中國文化特色進行分析和介紹。老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講解內容前完成內容的確定,完成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知識的獲取。確保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老師完全可以進行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去尋找文化的不同。之后激勵學生針對具體現(xiàn)象進行描述,從而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文化意識的增強。老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中出發(fā),讓學生基于有經驗完成溝通分享。學生分享的過程將會對東西方文化有更加深刻地認知。
(三)營造主題語境,優(yōu)化學生情感體驗
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良好的體驗才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情感體驗才是最重要的。為了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老師,可以進行主題語境的營造,完成英語教學的巧妙設置。值得注意的是,老師一定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問題,因為如果老師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設置那么會讓學生產生趨避厭惡等內心傾向性,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老師在營造主題語境前可以先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保證所推送的主體內容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了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感,老師可以設置一些新奇的小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參與活動之后老師,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相應的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顧及學生的感受,最好是采用正面語言進行激勵,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思考熱情得到增強。
結束語
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不當,以至于學生無法對老師接下來的閱讀內容產生期待,最終導致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不甚如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老師應當堅持進行主題閱讀,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性的引導學生,使其能夠更好地接收文化與語言信息。
參考文獻
[1]郭永飛.借力“一師一優(yōu)課”探究主題意義下高中英語閱讀活動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20(7).
[2]萬頃.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