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德
【摘? 要】集體備課是保證教育公平,提升教師團隊整體素質及優(yōu)化教學質效的重要教育活動。當下,小學教師的集體備課存在著流于形式、指向性不強、有始無終、轉化率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幾點優(yōu)化集體備課的建議:構建機制、精心籌劃、完善流程、規(guī)范轉化。
【關鍵詞】小學;集體備課;問題;優(yōu)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6-0172-02
The Problem of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Suggestion of Optimization
(Xintian School District, Minl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CHEN Junde
【Abstract】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activity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optimiz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uch as mere formality, weak directivity, unfinished beginning and low conversion rate.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constructing mechanism, elaborately planning, perfecting process and normalizing transform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Group lesson preparation; Problem; Optimization advice
小學教師的備課主要是以個體的形式進行,集體備課基本上是以會議的形式進行,不具有教研屬性。近年來,全國各地涌現(xiàn)出了一些教學成績突出的“名?!?,這些學校有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高度重視和有效組織教師的集體備課,使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優(yōu)質的教育,并在這個過程中使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和教學質效不斷攀升。在這種情態(tài)下,教師的集體備課得到了較廣泛的認同和重視。但就小學教師的集體備課現(xiàn)狀來說,除了集體備課實踐時間短、經驗不足之外,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優(yōu)化。
一、小學集體備課存在的問題
(一)流于形式
這主要是受兩個因素的影響。第一,大多教師認為小學所教授的知識非常淺易,教師怎么教都能完成教學任務,教研式的備課根本就沒有必要。而事實恰恰相反,由于小學生特殊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他們的學習品質低、理解力低下,教師向他們傳授知識,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其實要比中學教學要難得多;第二,受傳統(tǒng)集體備課習慣的影響。在過去,集體備課的內容大多是學科組長給教師們開會,安排任務,很少涉及教學方法的討論。還有的集體備課內容為一名骨干教師講經驗、講策略設計,其他教師作為傾聽者而不發(fā)表任何意見和建議。這兩種會議式的備課都使備課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發(fā)揮集體備課的效用。
(二)指向性差
集體備課應有明確的指向性,即這一課要教什么?培養(yǎng)什么?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怎樣解決?而現(xiàn)在的集體備課由于缺少備課前的準備和統(tǒng)籌,教師們毫無準備地坐在一起,即便是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也是東一句、西一句,沒有條理、框架,也沒有最終目標,導致集體備課質量不高。這樣一來,教師回到課堂時,還是習慣于按自己的預設方法去教授學生,導致集體備課環(huán)節(jié)無意義。
(三)有始無終
集體備課的目的為提升某一節(jié)(或某一階段)課的教學質效,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和完成科學教學的任務。也就是說,一個成功的集體備課,應成為將來教師們教學的模板,即便是沒有參與過備課的新教師,也可以通過這個模板直接完成有質量的教學。然而,現(xiàn)在的集體備課忽視這些具體目標,只針對某課的教學內容,而不著眼于備課成果的長遠價值。表現(xiàn)在教師在課前集體備課,在課后卻忽視進行反思、交流、優(yōu)化、調整的環(huán)節(jié)。備課成果在實踐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也不能得到解決,這樣的備課效益低下。
(四)轉化率低
轉化率低是指教師們經過集體備課之后沒有真正將教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成果。這由幾個原因造成:一是教師對備課成果并不認可,認為還是自己的那一套教學設計更有效,而且自己用著更順手;二是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較低,不能領會備課成果的要領,無法全面掌控課堂。這可能會導致這部分教師的教學質量明顯低于其他教師,不能在實際教學中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忽視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
二、小學集體備課的優(yōu)化建議
(一)構建機制
集體備課流于形式、有始無終及轉化率低,其共同的原因是缺少一個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考核機制。集體備課是學校給學科組的重要任務,而主要的負責人和管理者都是學科組長。因此,學校和年級組因通過商量,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和本校學生的學習能力現(xiàn)狀,確立集體備課的規(guī)章制度和考核標準,如規(guī)定好備課時間、備課人員、試課人員等,以完善的制度和機制來保證集體備課活動的有序、有質運作。
(二)精心籌劃
集體備課比較忌諱的是不做任何前期準備,部分教師只知道備課的內容,而不知道備課的目標,也沒有備課的資源,忽視職能分工。這樣的備課肯定會出現(xiàn)兩種傾向。一種是“一言堂”——其他教師都不發(fā)言,只有組長在滔滔不絕地說,達不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即便組長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和成績的“專家”,也不見得能夠考慮得周全;另一種是“眾說紛紜”——教師們都積極發(fā)言,都在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法,最終也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導致備課形式化。對此,教師在進行集體備課前,必須要進行精心的籌劃。第一,組長可以給所有教師明確備課的內容、環(huán)節(jié)、目標,要求每人都準備完整方案;第二,根據(jù)教師個體的特長,分工準備。有的教師負責搜集資源(比如教學用的視頻、圖片、文檔),有的教師負責制作預課件(根據(jù)預設先制作一個教學課件,然后在備課中進行調整,以進行教學統(tǒng)一)。這樣方法能使教師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擁有充足的準備和教學資源,提高備課質量。
(三)完善流程
第一,前期準備。在組長的統(tǒng)籌下,教師分工協(xié)作,如準備資源、設計預案、總結個人經驗等;第二,課前集中備課。作為集體備課的主體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其中最終確定目標、進行重難點分析,進行經驗交流并最終形成完整、精細的教學方案;第三,實踐驗證。教師應嚴格按備課方案在課堂上組織教學,并留意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第四,反思調整。教師在利用統(tǒng)一方案進行教學后,應再次集中,將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擺出來,引導大家一起進行商討。提出優(yōu)化解決方案,調整教案;第五,將調整后的方案再次進行教學實踐驗證。如果還存在問題,應繼續(xù)組織教研,以便解決問題。
(四)做好規(guī)范監(jiān)督
集體備課的成果通常比個體教師的備課預案或教學經驗要好,因為集體的智慧比個體能量大。因而,教師應在組織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針對實際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啟動監(jiān)管機制,通過現(xiàn)場聽課、課后調查、教學評價等方式,查驗教師是否嚴格按備課成果在操作。不管教師是否是“權威”,教學組領導都要監(jiān)督他們按制度去落實成果;二是對一些轉化能力較差的教師,可采用傳、幫、帶的方式,一名教師配一名有經驗的“助手”,采用雙師教學,在實踐中現(xiàn)場輔助和指導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起來。
綜上所述,集體備課是保證教育公平、提升教師團隊水平及提升教學整體質效的有效方式。小學的知識雖然簡單,但由于其教育對象具有特殊性,集體備課依然是重要和必要的教學環(huán)境?;谝陨蠈Ξ斚滦W集體備課問題的分析,筆者建議進行以下幾點優(yōu)化:構建監(jiān)管機制、精心籌劃、完善備課流程、規(guī)范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杜國平.試論集體備課應如何摒棄弊端步入良性發(fā)展軌道[J].學周刊,2016(21).
[2]王玉雙.小學數(shù)學教師集體備課個案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2019.
[3]季菊芬.小學語文集體備課斷想[J].文理導航(下旬),2018(11).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