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云
“一班一品”“ 一班一特色”,是新時代班級建設的重要抓手。然而,推進過程中,卻存在概念把握不準、設計不明確、環(huán)節(jié)不清晰等問題。如何才能創(chuàng)建真正的“特色”班級,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
近年來,不少地方喊出“一班一特色”的口號,旨在通過特色班建設,豐富德育與班主任工作的內(nèi)涵,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那么,特色班該如何創(chuàng)建呢?
目標先導
確定目標是特色班級建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確定了目標,才能彰顯創(chuàng)建工作的意義,而非“為特色而特色”。作為主導者的班主任,在特色班創(chuàng)建之初就要有一定的規(guī)劃,充分思考創(chuàng)建什么樣的班級、打造什么樣的班風、培養(yǎng)學生什么品質等問題,將其作為特色班建設的“總方針”,之后再去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創(chuàng)建特色班。
以本人創(chuàng)建“詩意彩虹班”為例,建設之初,筆者思考的問題是“想通過特色班建設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答案是“手握陽光,心懷希望”。具體來說,筆者希望孩子們身上具備7種品質:進取、勤奮、勇敢、自信、陽光、博學、誠信,總結起來,就是擁有蕙心紈質的人格、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自信向上的面貌、大膽求真的追求、自律自強的品質。
問題導向
有一些班級存在各種“歷史遺留問題”。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進行特色班建設,對班主任而言不失為一條有價值的思路。以中山市黃圃鎮(zhèn)馬新中學“十規(guī)七將班”為例,該班本地生與外地生比例相當,班級紀律較差,班風比較糟糕。鑒于這種情況,班主任通過綜合考慮,精煉班級日常行為規(guī)范,總結出了一套特色班級管理模式——“十規(guī)七將”。確定導向類型之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目標分解”、具體執(zhí)行。那么,如何進行目標分解呢?
一是縱向分解,即“階段分解”。所謂縱向分解,有兩層含義:其一,圍繞總目標,一級一級向下分解到個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真切擔負起“與班級共成長”的責任。其二,以“時間軸”為線,分階段落實建設目標。班主任應善用“魚骨圖”工具,梳理階段性目標。以“十規(guī)七將班”為例,其總目標是“建設一個具有優(yōu)良班風、凝聚力超強的班集體”,圍繞這個目標,班主任進行了階段性分解。以一個學期為例:第1周,成立“十規(guī)”組委會,以班委會成員為主,組織全班進行討論,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制定“十規(guī)”內(nèi)容。第2周,選出“七將”及輪值班干部,并在接下來的時間,樹立班干部的權威,培養(yǎng)“七將”的能力。每個階段都做總結匯報,且以物化的成果來彰顯建設進度,如十規(guī)圖、輪值表等。
二是橫向分解,即“角度分解”。橫向分解的意思是,在總目標的指引下,設定不同領域的目標,可采用“樹狀圖”工具來梳理?!疤厣笔莻€工具,我們的目的是用“特色”來為班級發(fā)展和學生成長服務。班主任要想清楚,這個特色對塑造學生品格、建設優(yōu)秀班級起什么作用,怎樣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以“詩意彩虹班”為例,特色文化載體是“童詩”,總目標是“通過特色文化建設,打造向上、自信的班級風采和較強的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一群陽光的孩子”。如何運用“童詩”這個特色載體來達成目標呢?其一,紀律方面:用童謠代替班規(guī)。要想讓孩子們遵守紀律,首先得讓他們知道需要遵守什么紀律。筆者在與孩子們商量的基礎上,定出了“發(fā)言要舉手,舉手不開口”的課堂規(guī)矩。其二,班級顯性文化方面:把童詩滲透在班級標志等各種顯性文化中,如在班服上印制班級學生的作品,時刻提醒學生“我是班級一分子”,增強學生內(nèi)心對班級的歸屬感。其三,集體榮譽感方面:在所有能展示的地方展示孩子們的作品,培養(yǎng)孩子們對特色載體、特色文化的認同感,進而形成“我為班級而自豪”的榮譽感。例如,筆者帶領孩子們設立優(yōu)秀童詩角、微信公眾號、分享群等,讓優(yōu)秀的童詩都得以“發(fā)表”。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