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梅
摘 要:現階段幼兒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師對幼兒教育相關指導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教師逐漸向不斷完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方向發(fā)展。因此,絕大部分幼兒教師應該通過相關理論知識基礎,對幼兒教學活動進行細致分析和思考,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在此過程中,讓廣大教師產生心理共鳴,同時深刻思考如何科學、有效的組織教學活動和自身所應具備的教學素質。本文就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進行分析,以期給相關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學活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86
教師在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重幼兒的主體作用。一般情況下,幼兒的教學活動內容應該低成本,但能達到更高的教學收益,教學內容應該有好的價值取向,也要符合這一時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現狀,如此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才更符合幼兒的生活。
在當前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學活動組織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教師要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應注重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通過科學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學習,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更加全面、具體、清晰、具有更高操作性的幼兒教學活動。教師與幼兒之間,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讓幼兒達到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通常幼兒教學活動與幼兒的學習方式應該相吻合,能引導幼兒積極、高效參與。
一、組織有意義的幼兒教學活動
幼兒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幼兒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在活動過程中,可以有目的、有計劃性地挖掘幼兒在活動中潛在的教學元素。高效的幼兒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的學習生活更加充實,是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學活動并不是為了讓整個課堂變得熱鬧而組織的活動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生動且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通過愉悅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讓幼兒活動能更好地觸動幼兒內心的情感,從而引導幼兒積極自主地將學習的新知識逐漸轉變?yōu)閷W習的動力。
為了讓幼兒教學活動更加有意義,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幼兒熟悉的內容。教師要努力讓原本比較枯燥的活動形式變得更加新鮮、有趣,注入新鮮元素。可以導入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將其作為故事主人公,有效融入生活中的教學元素。通過幼兒熟悉且喜歡的元素,讓幼兒井然有序地進行游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之間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讓幼兒體驗快樂。
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嘗試融入自然性、趣味性的生活元素,讓幼兒發(fā)現教學與生活聯系密切,以簡單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在整個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注重幼兒的主體性作用,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夠獲取新的經驗,讓每一個幼兒都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更多地關注幼兒的活動情況,如幼兒獲得知識經驗以及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情況。教師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在活動組織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融入啟發(fā)性的教學元素,啟發(fā)幼兒個性發(fā)展,通過教師的不懈努力,尋找更合適的活動形式,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
二、組織低成本、高效率的幼兒教學活動
教師在組織幼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重活動的低成本和高效性,同時也應關注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生成的作用。通常低成本是指在幼兒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運用的材料比較簡單,價格相對便宜;而高效性是指幼兒通過游戲活動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會用到許多游戲材料,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材料時,應從生活入手,選擇簡單、容易收集,幼兒隨處可見的廢舊材料,雖然這些廢舊物品相對比較簡單,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能接觸到的,但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活動中使用起來會有更高的收益。通過這些生活化教學素材的運用,進一步提升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舊物品作為活動材料,比較簡單、容易獲取、成本較低,卻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這樣組織游戲活動,讓幼兒感受活動的樂趣,并體會廢舊物品循環(huán)利用的價值,在幼兒活動中運用廢舊材料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應及時了解幼兒的個人反應,時刻關注幼兒活動的生成時機,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需求。在恰當的時機,教師要給幼兒提供更多的幫助,讓每個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體驗參與的樂趣,并體會成功的快樂,讓整個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豐富、高效,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三、組織常態(tài)化的幼兒教學活動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最好的教學成果展示就是幼兒。作為幼兒教師,并不是通過幼兒教學平臺展示自己的教學手段,應該讓幼兒教育更加鮮活、平實、回歸本真。因此,幼兒教學活動應該是常態(tài)化的課堂,教學是比較平實的活動形式。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以幼兒為核心,所有的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都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幼兒的成長情況,更好地引導幼兒發(fā)展。在組織幼兒教學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競賽類型的游戲活動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所有幼兒對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激發(fā)幼兒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自愿參與教學活動。在常態(tài)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可以進行積極的交流和互動,所有的幼兒在教學活動中,都能夠體會到快樂,這也是實現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構建一個和諧、自然、平等的活動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要刻意表演,也不要過度進行修飾,讓課堂回歸本真,去掉以往幼兒活動中教學表演的成分,將教學的焦點放在幼兒身上。在整體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的語言應更加自然、平實、和藹并擁有更強的感染力,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的個人表現,特別是在游戲活動中表現能力稍弱或缺乏主動性的幼兒,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鼓勵與引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通過鼓勵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