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平平
摘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秉持生態(tài)理念,構建生態(tài)的閱讀環(huán)境、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大膽表達,開展生態(tài)的閱讀教學,合理重組內容,開展多元的教學評價,實現以評促學的功能。
關鍵詞:初中英語? ?生態(tài)視角? ?英語閱讀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積累詞匯、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徑,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與方法,能促進學生閱讀技能的提升。為此,教師要改變應試教育的閱讀傾向,立足于生態(tài)視角,營造舒適的教學環(huán)境,構建和諧關系,開展生態(tài)教學,有效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構建生態(tài)環(huán)境,感受學習氛圍
課堂是教材、師生、媒體等多生態(tài)因子組合而成的微型生態(tài)系統,各因子之間是彼此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教師要秉持生態(tài)理念,構建課堂環(huán)境,控制好班級的規(guī)模。小班教學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有充足對話交流的機會,教師也便于行間巡視,學生針對性指導。同時,教師要合理編排座位,傳統的“秧田式”座位編排不利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小組活動也因活動空間的制約而受到影響。教師可以采用馬蹄形、圓形的編排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給教室增添文化元素。如教師可以在墻壁上張貼英文的名人名言,根據閱讀主題內容制作黑板報,開闊學生的認知視野;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圖書角,放置英文圖書,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教師還可以布置英語角,定期舉辦活動,讓學生在語言交際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構建和諧關系,鼓勵大膽表達
在生態(tài)閱讀教學中,師生之間和諧共融,構建了師師、師生、生生之間的三大主體關系,能促進師生的成長與進步。教師之間彼此學習,又相互競爭,通過集體備課、校本研修等方式實現共同成長。每個教師都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解讀文本,從中獲得不同的信息,所以教師要利用好集體備課的機會,通過分享交流,挖掘文本中隱藏的信息,能讓彼此在探討中獲得進步。師生之間是互利共生的關系,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閱讀技能就難以獲得提升;沒有學情的關注,教師的教學也會變得無的放矢。由此看來,師生之間要真誠依賴,教師不能高不可攀,學生也不能望師生畏,師生之間要平等交流,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溝通交流,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點,還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構建一個共學的群體。另外,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競賽等良性的競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磨礪學生的意志品質。
三、開展生態(tài)教學,走向深度理解
在課前預設時,教師要分析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采用針對性的措施,以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同時,教師要把握學情,了解學生的生態(tài)位,并讓他們扮演好角色,并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學習方式、學習需求等因素開展差異化的英語教學,這樣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選擇恰當的素材資源,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補充、刪減,積極利用影視、報刊等資源為學生搭建“支架”,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促進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
如在教學八下“Unit 4 A good read”的“Reading”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上網搜索 Guillivers Travels的其他章節(jié)內容,了解整個故事情節(jié),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提出一些問題,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要把握好問題的深度與廣度,設計難易適中的問題,順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引領學生破除閱讀障礙,發(fā)現信息中更深層的意義。
四、開展多元評價,實現以評促學
評價的主體要多元,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又有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自我評價,還有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互評。教師要堅持平等、民主的原則,與學生共同參與評價中,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也學習他人的長處。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生態(tài)發(fā)展的理念,營造閱讀氛圍,構建和諧關系,開展生態(tài)教學,采用多元評價,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提升閱讀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學書.生態(tài)課堂建構的理性思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1(3).
[2]王茜.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探析[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7(4).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