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則擁忠
摘要:小學生就像是一張白紙,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會快速的成長,也是因為自身閱歷較少,他們很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而在傳統(tǒng)教學之中,學生的素質以及三觀并不會受到重視,學生很容易從這錯誤的方向快速成長。教師需要盡可能的避免這種狀況出現(xiàn),而最好的選擇就是通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可以嘗試著開展閱讀教學,因為閱讀是小學語文課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但學生并不會正確的閱讀,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討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課程中無法繞開的事情,而對一個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閱歷較少,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只會對文章表面上的意思進行研究,并不會嘗試著思考文章中蘊藏的精神思想,而后者是才是文章的核心,如果學生連這一點都無法理解話,學生是很難發(fā)現(xiàn)文章的樂趣的。而教師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通過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通過這種方式加快學生的積累速度,因為語文課程是非常重視積累的,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語文教學更加輕松。
一、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本身就是課堂中的主體,但因為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學生只能被動的跟隨著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這樣做只會導致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會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會給予學生非常多的限制,學生沒有自由,枯燥感也會隨之而來。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自由的去進行閱讀,也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自由事情,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可以讓閱讀的效率更高。
例如,教師在講解“草原”這一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通過閱讀教學來建立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因為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如果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的話,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非??菰铩=處熆梢試L試著在講解開始之前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見過草原嗎?大家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困難,但需要學生進行一個自主的思考,學生并不秦楚自己眼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的情況下,肯定會嘗試著對課程進行研讀,這就相當于引導學生去進行高效的閱讀,學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收獲,教學的開展也會更加輕松。
二、注重課外閱讀
閱讀并不單單指的課上的閱讀,也包括課下的閱讀,因為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而課上的內容只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課下的內容是幫助學生開拓視野,促進自身提升的事情。因此,課上和課下的閱讀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嘗試著注重課外的閱讀,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來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閱讀。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一個引導,讓學生能夠因為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去閱讀整篇文章。
例如,教師在講解“丁香結”這一課程的時候,就需要注重課外的閱讀,因為丁香花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常見,學生可能并不知道丁香花是什么樣子的,而為了利于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講解開始之前準備一小束的丁香花,并在上課之后讓學生去進行傳閱。當學生對丁香花有了一個既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開展正常的教學,而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將自己印象中的丁香花描述出來,當然,這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教師可以以此為根基,來引導學生去閱讀相關的文章,而為了完成任務,學生會認真的去閱讀丁香花相關的知識點,學生的積累也會更加深厚,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三、閱讀習慣養(yǎng)成
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本身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的,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這種方式讓閱讀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但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需要從學生喜歡的東西上入手,并通過特殊的方式來給學生設置限制,以此來幫助學生改掉自己原有習慣,接納新的習慣。
例如,教師在講解“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閱讀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也可以將閱讀比作一場長跑,如果學生在長跑的過程中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的話,會讓原本難度為一的事情轉變?yōu)殡y度為二甚至更高的事情。因此,想要讓閱讀教學的開展更加輕松,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選擇更利于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方法,以此來讓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的閱讀增加自己的積累。
四、基礎能力提升
閱讀也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基礎的,就像是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能夠理解每一個字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學生是否能夠幾個這些文字組合在一起,并對結合文章中表達的意境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表達,這么做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當學生有這樣一個意識之后,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非常輕松,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簡單許多。
例如,教師在講解“少年閏土”這一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將重點放到學生基礎能力的提升上,而這一課程所講解的是閏土少年和中年的變化,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擁有足夠積累的人可以理解這一點,但想要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學生理解這一點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引導著學生思考閏土為什么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當學生在課上沒辦法想清楚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去閱讀相關的文章,以此來找到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增加學生積累的同時鞏固基礎,也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說,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小學生因為自身基礎的限制,并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正確的閱讀,閱讀教學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以此為基礎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可以讓學生在正確的基礎上隨意前進,以此來奠定學生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幼如,吳利紅,黎慧娟,郭琳科,黃詠瑜,肖玲,楊陽.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36-42.
[2]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技術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06):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