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自成 孟金潞
摘要:當前,高中階段是學生知識增長與思維能力集成的關鍵階段。高三也是鞏固知識基礎、強化思維能力、提高知識結構的最重要時期,學生不但要對自己的知識進行復習、歸納和整理,也要熟練地掌握知識技能,還要不斷提高自我的審題能力與解題能力。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高考背景下,教師需要利用自己有效的時間去提高整體的高考化學復習任務,在保障質量的同時也要促進復習任務的進度,這也是當前高三化學教師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有效的化學復習策略能夠提升學生最終的復習效果,更好地帶動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延伸。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有效復習
新高考背景的理綜化學科目命題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加強學科內的綜合性,也就是將多個知識點進行綜合歸納在一道題中進行考察,這也在啟發(fā)我們在高考復習中勢必要突破傳統教材的固定編排模式,將知識凸顯的形式以多元化的轉變進行綜合整理,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學會重組和集成,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全新結構的復習知識鏈,以此來提高學生在新高考背景下對化學學科的復習效果。對此,本文就針對新高考背景下化學復習有效策略進行分析,從多個方面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以期化學課堂復習得到優(yōu)化。
一、新高考背景下教材的回歸
(一)疏通教材內容板塊
新高考背景下,一線化學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理清教材中每個內容的板塊編排體系,并能夠將這些板塊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領悟到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識理念,更加懂得將某一個單獨的知識點歸納、整合在一個全面的知識體系中進行審視。與此同時,要注意有機地將各個內容模塊進行銜接,從整體上合理、科學化地構建化學知識網絡。
(二)新課程指標依照學生情況進行教學
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復習所強調的是要依照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教學,教學形式必須要貼近學生的發(fā)展趨勢,對教材的應用要以科學化的方式展開,并做到教材的適度開發(fā)。而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教學的細節(jié)。以我國近年來的高考化學試題來分析,大多數都是課本基層知識的轉變,在這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充分去發(fā)揮課本練習與實驗探索的作用,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結合實際復習教學,真正將課本知識融合在學生的知識環(huán)境中。
二、新高考化學復習有效策略
(一)改變現有教材對知識點突出的方式,全面突破復習的難點
教材對于知識的呈現方式最主要的就是用文字進行敘述。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長時間的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閱讀疲勞問題,而且在教材閱讀的范圍內,知識的主體可能過于分散,導致學生難以準確抓到知識的重點與難點,整體閱讀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對此,需要引導學生回歸教材,而回歸教材的方式應該基于傳統而轉變。如對教材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可以設計成形同試卷的問題組合,將教材中的難點設計成循序漸進的問題組。在通過一些教材實例引出問題后,有效地規(guī)劃教材中的內容,突破教材重、難點。
(二)全面整合教材知識分散點,完善學科的知識結構
在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分化下,分為必修與選修兩大模塊。其中必修模塊一直是選修模塊的基礎,而選修模塊又是在必修模塊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與擴展。必修模塊在內容上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在高中階段所有的化學內容都會包含在內,但是教學要求卻很低,同等內容在選修模塊中都會不斷進行知識點的深化。
在高三化學復習中,高三學生的思維特點是比較分散,需要教師整合學生分散的知識點以整合復習計劃,改變原有常規(guī)的模塊界限,以此幫助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整體性與連貫性,全面完善科學知識的結構。而且,也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化學復習時內容出現重復的知識點,也會增加學生的化學復習效率。
(三)深入挖掘教材細節(jié),提高學生分類歸納能力
高中化學在必修課程到復習課程中,教材的內容結構與處理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依照不同的教材知識模塊與專題下,將化學知識進行了全面的編排,從整體上淡化了化學學科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在高三復習階段中,容易出現對化學知識點記憶零散的現象,造成復習沒有規(guī)律,難以記憶和深入學習,復習困擾大。對此,教師需要有效地引導學生回歸到教材中,深度挖掘教材細節(jié),適當、合理地規(guī)劃知識點,并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化學知識點的梳理,尤其是對一些化學儀器的功能進行歸類和創(chuàng)新設計,對教材當中的細節(jié)進行分化,從而逐漸加強學生對復習知識的分類歸納,有效提高學生自己的學習興致。
(四)探尋教材改進點,培育學生學習的自我探索能力
高中化學復習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沿用了大量的化學新實驗,可以說在某些方面的實驗形式上還不夠成熟和穩(wěn)定,潛在著很多問題與限制,但部分實驗也逐漸進行了改進和創(chuàng)新。以教師層面而言,教師必須要深入地對教材和實驗進行研究,掌握并細致地應用教材中的改進點與一些存在爭議的知識點,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分析知識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全面促使學生認識到實驗帶來的復習優(yōu)越性與局限性。探尋教材的改進點尤為重要,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類似于小課題形式的實驗模式,根據創(chuàng)新實驗方法,培育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自我探索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會讓學生獲取更加良好的復習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三階段的備考復習階段應該以科學形式、有計劃地展開復習課程,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復習當中必須以最新的課程標準與《考試說明》為依據,融合教材與實驗的形式,為學生制定出更加具有效率的復習策略,把握住復習的方向與難點,全面突破,為學生帶來更加優(yōu)越的復習方式。
參考文獻:
[1]楊陽、曹衛(wèi)國、湯偉.研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完善高考化學后期復習[J].理科考試研究,2020,27(13):49-53.
[2]戚新功.高考化學復習的幾點思考和做法——學生模擬考試答題情況分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9(Z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