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華
摘要:隨著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深入開展,作為英語教師,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科學地制定更加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不斷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與能力,以更好地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基礎。希望通過本文分析,能進一步加強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培養(yǎng)
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小學生容易對周圍的事情感到好奇,但同時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轉(zhuǎn)移注意力。與此同時,小學生的自控力也較薄弱,為此英語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氛圍當中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度。
一、創(chuàng)建有利于英語教學的教學氛圍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只是專注于讓學生古板地進行英語語法和單詞的識記,同時還需要創(chuàng)建有趣以及生動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氛圍。在課堂的教學當中,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能夠身臨其境地利用英語思維來開展英語知識的學習,主動地與教師在課堂當中開展關于英語知識的互動與探討,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當中體會到利用英語知識的樂趣以及作用,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當中能夠?qū)W習到英語知識。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自己過硬的專業(yè)技能來起到英語學習的模范帶頭以及引導作用,在英語課堂的教學當中需要盡最大可能性利用英語與小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雖然教師在利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過程當中會遇到小學生不認識或者很難理解的單詞,使得小學生不能夠明白教師講述個別單詞的意思,但是如此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對英語教師所表達的英語語句的意思產(chǎn)生好奇心,進而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英語教師所講述語言意思的興趣與積極性,也能夠給予小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榜樣,使得學生能夠?qū)罄m(xù)課堂英語知識的學習擁有交流欲望和求知欲望。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還可以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基點來開展英語單詞和語句的交流與溝通。例如當學生上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 hello”來打招呼,放學時引導學生利用“ bye bye”來進行道別,還有學生在日常當中進行吃飯或者其他的問候可以用:“ I have milk andbreak in the morning”“What do you have this morning”等等。利用此種對話來讓學生學習新的單詞以及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與單詞。
二、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
運用當下流行的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英文教師可創(chuàng)造多種新奇趣味性強的學習場景來調(diào)動孩子們的求知欲,以達到他們自主學習和不斷探尋的目的,以此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將學生們的英語聽力練習轉(zhuǎn)換成他們較為喜愛或者熟悉的動畫片。套用他們的對話模式,轉(zhuǎn)換成本學期學生們需要掌握的英語聽力課程練習。而后讓學生們聽音識“人”,摸清每句話的意思,并根據(jù)這個推論說出這是哪個動畫片和這個對話發(fā)生在什么情況之下,讓孩子們在充滿樂趣的聽力學習中自己主動復習之前記憶過的英文知識,又提高和開拓了英文聽力的知識面。與我們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微信中生動有趣的Emoji表情,每個表情對應的英語單詞的含義,發(fā)音,運用場景都可以靈活揉入授課教案中,以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多方面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不長,自制力也相對薄弱,因此教師便可鼓勵學生以合作或者競爭的方式開展學習,能夠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以往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均是教師,學生僅以配角身份按照教師的要求做筆記,無需自主思考和回答問題。提問僅作為形式層面的工具,學生無法通過自主探索問題的答案形成學科技能。因此教師需改善上述弊端,將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這樣學生便可在主人翁意識的鼓勵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可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任務設置教學時間,給學生預留出充裕的時間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在對學生分組時需依據(jù)一定的科學原則,主要實現(xiàn)優(yōu)帶差、外向帶動內(nèi)向,組內(nèi)各成員各司其職,共同發(fā)揮優(yōu)勢完成任務。教師還可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完成演講或者情景劇的排練,在后續(xù)的教學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這樣不但能夠訓練學生的表現(xiàn)技能,同時還可讓學生在準備展示的過程中熟練掌握知識。學生為了完成集體的任務目標,便會廣泛調(diào)動自身的各項潛能參與活動,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競爭意識更明顯,能夠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四、全面拓展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生對趣味性的繪本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規(guī)劃英語學科教學活動時,除了依據(jù)教材,還可向?qū)W生提供拓展性的繪本資料,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接觸英語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科視野,拓展知識范圍。學生在小學階段儲備的詞匯量十分有限,但已經(jīng)形成了部分生活經(jīng)驗,因此可通過猜測了解部分詞匯的意義。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可為學生設置相應的競猜游戲,以此調(diào)動學生產(chǎn)生探索學科知識的積極性。如教師可問學生:“Can you share the apples withus?”其中“share”一詞對學生來說較陌生,學生并不理解其意義。此后學生再聽教師講三個小孩一人一個,便可推測出該詞的意義是分享。學生產(chǎn)生推測后,還可通過網(wǎng)絡渠道或者查詢詞典進行驗證,這樣便可進一步加深記憶。此外教師還可倡導學生下載英語學習的 APP,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在提升趣味性的同時,有效實現(xiàn)課內(nèi)外的聯(lián)動學習效果。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以及引導者,小學生只有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充滿了好奇心以及興趣,才能夠在課堂的教學當中與老師、同學進行互動,共同探索英語知識,主動的思考以及學習英語知識,為此需要英語教師能夠創(chuàng)建多樣式的教學方法來引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翟西云.新課改下如何構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中華少年,2020(13):136-137.
[2]龐小林.談新課改下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J].學周刊,2019(29):46.
[3]李丹青.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7(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