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模塊,提升其教學質量與效率是教師一直在探討的一個課題。文章通過行動研究法、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討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益,取得一定的成果。結合閱讀教學規(guī)律與實踐結果,文章從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趣味化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三個方面簡要闡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
閱讀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語文教學水平,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以及其他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現下小學語文閱讀課上,部分教師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講解—接受”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閱讀,機械地接受教師根據自己生活經驗解讀或直接參考教參上的標準答案,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甚至讓他們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其個性發(fā)展也受到抑制。新形勢下,教師應針對問題找到解決措施,提升閱讀教學實效性,文章對此進行探討。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交還學生閱讀自主權
在傳統(tǒng)閱讀課上,教師通?!耙谎蕴谩?,以提升學生語文成績?yōu)槟繕私┯?、機械地向他們傳授閱讀技巧、應試技巧等,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這種教育形勢下,學生的閱讀流于形式,雖然記住了各種應試方法,但是人文精神、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均未得到培養(yǎng),違背了閱讀教學目標。新課改強調以生為本,并且指出合作、自主、探究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閱讀是一項自我感悟、自我體驗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進行跨時空對話的過程,不能由教師“包攬”,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成長環(huán)境、性格特點、人生閱歷等,所以即使閱讀同一個篇章、句子,獲得的感悟也不一定相同。故此,在高效閱讀教學目標驅動下,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交還他們閱讀自主權,讓學生去閱讀,而不是代替他們去閱讀,確保其閱讀行為在課上真正發(fā)生,在這樣的教育理念和目標指導下再去設計教學方案,為高效閱讀教學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采取趣味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能動性
有效的教學活動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手段作支撐,而科學的教學手段必須要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并且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學習規(guī)律。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僵硬、無趣,學生為了閱讀而去閱讀,效果不甚理想。為了構建高效閱讀課堂,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天性活潑等特征采取趣味化教學手段,對閱讀教學過程或內容進行趣味化處理,這可以調動學生閱讀能動性,使他們的閱讀行為真正發(fā)生。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如生活情境、游戲情境、表演情境等,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加閱讀的趣味性。以《陶罐和鐵罐》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即扮演陶罐、鐵罐等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有了深刻的感悟,不僅認識了兩個不同罐子的形象特征,而且領略到兩種性格特征給人的感受,如有禮貌、謙虛的陶罐給人的舒適感,而無禮、傲慢的鐵罐給人的厭惡感。相對于教師口頭講解,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置身其境,不僅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而且真正領略了文章的主旨,其審美鑒賞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又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以《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如“為什么小女孩媽媽把一顆普通的豌豆苗說成是一個小花園?”然后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分享觀點。這樣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活躍的閱讀氛圍,不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探究,而且他們的視野、思維均在觀點交換的過程中得到拓寬,這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教學實效性有重要意義。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
有效的閱讀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對文本內容的講解上,還要拓展延伸至實踐活動中,做到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印象,還能實現情感的升華[3]。例如,在分析《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后時間組織學生開展以“愛國”“讀書”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少年周恩來的愛國之情與偉大抱負,同時也滲透了理想信念教育,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動機以及愛國情懷。又如,在講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魯迅的作品或者關于描寫魯迅的文章、書籍等組織他們課后閱讀,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生分享交流,這樣的實踐活動既可以讓學生深入、全面了解魯迅,還能拓寬他們的視野,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除了上述這些實踐活動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朗誦比賽等實踐活動,以此升華學生的情感,使閱讀教學取得更大的成就。
結論:新教育形勢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本著讓學生參與閱讀且獲得個性發(fā)展的教育宗旨調整教學方案,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革新思想觀念,交還學生閱讀自主權,其次要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的閱讀行為在課堂上真正發(fā)生,同時升華其情感,讓閱讀教學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張清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探析[J].家長,2021(24):54-55.
[2]李育榮.新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家長,2021(24):113-114.
[3]趙紅霞.新課改下小學生有效閱讀教學的多元化方式[J].天津教育,2021(2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