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晴
摘要:從小學階段對學生開展音樂學科教育,尤其從低年級階段開始,將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引導學生重視音樂學習,又因民族音樂的學習而在心中萌生出對祖國強烈的熱愛之情,了解我們祖國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國家,民族同胞心連心。以民族音樂教育強化學生民族情感教育,如從音樂中了解其他民族小朋友的生活等,原來民族音樂就像花兒綻放般多姿多彩。
關鍵詞:小學;民族音樂;教學應用
小學音樂從一年級階段教育出發(fā),教師注重民族音樂教育滲透,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多元性,每一部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后都有著豐富的情感及文化等重要內(nèi)容,它們等待著學生去探索,民族音樂教育能使學生在小學一年級階段便能了解我國多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特點,走進更多民族人們生活的世界,看其他民族小朋友的學習和生活景象,深化學生民族文化教育,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
一、小學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民族意識,領會民族音樂魅力
我們的祖國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國家,不同民族音樂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小學生學習音樂對其自身成長與發(fā)展意義凸顯,包括培養(yǎng)學生民族團結意識、尊重并熱愛不同民族音樂風格及文化等,學生汲取民族音樂中豐富的文化養(yǎng)料,為學生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奠定基石。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這也是學校人才培養(yǎng)必須承擔的重任。教師發(fā)揮民族音樂教育的積極作用,在學生心中將民族團結種子埋下,使學生因有效的民族音樂教育提升擔當意識,做有為少年。
(二)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助力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
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目標便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在聆聽不同類型音樂的同時,能在心中對音樂進行基本賞析,以正面、科學的審美觀對音樂進行解析,闡釋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等。教師積極滲透民族音樂教育,學生接受多元民族音樂文化熏陶,提高學生音樂感悟力。學生從豐富的民族音樂中接受藝術熏陶,解讀音樂內(nèi)涵等,并對其進行賞析,加強學生音樂文化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二、民族音樂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民族音樂教育情境,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
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以民族音樂教育目標為根本,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熱愛之情,以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投入專注與熱情,會實現(xiàn)理想的音樂教育效果。以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材中《勇敢的鄂倫春》歌曲為例,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五十六個民族生活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思想,進而將其中一個民族-鄂倫春族展現(xiàn)給學生,包括民族特色、文化等。以情境創(chuàng)設帶領學生走進少數(shù)民族鄂倫春族,理解為什么這首歌唱到的是勇敢的鄂倫春,鄂倫春族人民到底有多勇敢呢?教師通過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本首歌曲格式工整,情感基調(diào)歡快、熱烈,音樂主題鮮明,鄂倫春族人民生活在寒冷環(huán)境中卻不畏環(huán)境艱苦,守衛(wèi)山林。通過音樂情境創(chuàng)設強化學生民族音樂感知,學生走進鄂倫春族,了解其中人們的生活特點、學習民族精神等,從而實現(xiàn)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二)豐富民族音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小學音樂教育為實現(xiàn)民族音樂教育滲透的更有效性,教師還應不斷豐富民族音樂教學活動,使得學生音樂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同時加入自主思考與理解, 使學生因活動參與深化民族音樂學習與感知,豐富學生民族音樂文化積累,推動學生音樂學習不斷向前發(fā)展。以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材中《保護小羊》為例,教師結合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展現(xiàn)情境故事,帶領學生進行音樂情景劇表演活動。以我國少數(shù)民族傈僳族音樂創(chuàng)作為背景,將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獵狗形象繪制成頭飾,由學生根據(jù)《保護小羊》歌曲內(nèi)容進行音樂故事展示。我國少數(shù)民族有很多以畜牧業(yè)為生,這是他們的生活支撐,因此對于飼養(yǎng)羊群經(jīng)歷有別樣深刻的情感認識。本首歌曲將放羊過程中的危機以及危機化解以兒歌形式進行展現(xiàn),學生通過音樂故事表演深化對民族音樂的理解與感知,提升學生音樂實踐綜合能力。
(三)講述民族音樂故事,加強學生音樂文化感知
小學音樂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育,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民族音樂學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們正值黨成立100周年的偉大時刻,在《理想照耀中國》為黨獻禮影視劇播放之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舉動再次感動了國人,教師以此為背景向學生講述音樂故事,領略內(nèi)蒙古少數(shù)民族人民的偉大精神風貌,學習草原小姐妹的精神。再將相關民族音樂進行教育滲透,既加強學生民族音樂文化感知,又能教育學生學習英雄精神,強化音樂教育效果,升華教育意義。
三、結語
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注重民族音樂教育,將更多元、豐富的音樂文化內(nèi)容傳遞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音樂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良好學習與發(fā)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劉燕娜.淺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J].下一代,2020(2):0193.
[2]王起龍.淺議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中的運用與傳承[J].新課程·小學,2019(7):16.
[3]李勁琳.淺談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學科中的應用[C]//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二).2019.
[4]陳衛(wèi)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民族音樂欣賞淺談[J].下一代,202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