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晶
摘要:強化閱讀中的個性化行為,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積極閱讀。通過教學實例明確教學中細節(jié)的重要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細節(jié);高效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教學《地震的父與子》一課時,我先播放電影《大地震》中的片段,山崩地裂,巨浪滔天,頃刻間,摩天大樓變成遍地瓦礫,人們驚慌失措,或痛哭,或呼喊,或無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震撼,學生呢,也不由自主地進入到大地震的情境之中。學生挖掘文本,從不同的角度說明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這也是學生個體的獨特的閱讀感受,學生都為那對了不起的父子拍手叫好。而當此課快要結束時,又將我國汶川地震的圖片配以催人淚下的小故事進行播放,孩子們邊看邊哭,邊哭邊讀。我看到孩子們的真情自然流露,我已不用他們談感想,因為我知道:孩子們已懂得,災難無法避免,而在災難來臨時,大愛無言,人間真情溫暖人間。孩子們在閱讀中用自己的情感去閱讀文本,同時這樣的情感也將養(yǎng)成學生獨立去閱讀,獨立去體驗,獨立去理解。教師要撥動學生情感之弦,把教學過程作為向?qū)W生傾訴愛的主渠道,以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執(zhí)著的追求,以教師的聰明才智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做教師的都懂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熬哂歇毩㈤喿x能力”這一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閱讀方法的支持?!墩Z文課程標準》將閱讀方法作為課程目標來實現(xiàn),在總目標中提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陶行知曾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我們教師只是引導者,但是決定權在于學生自己,無論我們外因如何去作用,學生發(fā)展,終究屬于學生個體自己的事情,只能由學生自己來決定。所以說外因要通過內(nèi)因來起作用,說的就這個道理。我們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善學,好學的精神和探索、創(chuàng)造的熱情,課堂教學唯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到學習帶來的快樂,這一目的才有大成的希望。
做教師,其實很快樂,教師的快樂,在于自己體察快樂,品味快樂,更在于創(chuàng)造快樂,享受快樂。一個善于創(chuàng)造快樂教學情景的優(yōu)秀教師,即能把枯燥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妙趣橫生的娛樂活動,自己教得愉快,學生學得輕松;自己教得省事省力,學生學得深刻扎實;自己講得少而精,學生用得博而廣。讓我們做快樂教師,建快樂課堂,享快樂人生!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普通的勤儉老人,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吳慶恒,每天徒步二十余里,去給他心愛的海鷗送吃的,老人與海鷗成了朋友,老人與海鷗成了親人,也成了翠湖邊的一道風景。后來,老人去世了,善良的昆明市民為老人建了一尊塑像,安放在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人有情,海鷗亦有情,這些靈翼天使為老人送行守靈,其場面令人為之動容。老人依然撮著嘴,微笑著望著他的海鷗們。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也印了本單元的主題,人與動物如親人那美好的情感,洗滌著我們讀者的心靈,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對待動物要像愛朋友,不,愛家人那樣呵護他們,照顧他們,他們也會成為我們的家人。而我們在教學時,要時刻注意關注教學細節(jié),使學生形成愛護動物的美好情感。
案例:
簡單回顧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
當老人去世后,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指的是什么?
要點:1.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2.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3.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學生讀,悟,再讀,品悟,充分體會了老人對海鷗之愛換來這群白翼天使之愛。當課文處理到這里,教師出示了一首詩,輔以《梁?!返囊魳罚?/p>
日行千里路,只為心中鳥,
唱出最美歌,海鷗重情義,
幸福吉祥鳥,白漩渦守靈,
一片人間情,感動無數(shù)人。
假如你是老人曾經(jīng)喂養(yǎng)的一只海鷗,你此時此刻,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吳爺爺傾訴,孩子們?nèi)肭槿刖?,暢所欲言。教師關注了一個小小的教學細節(jié),學生們有的哽咽,有的潸然淚下,他們深深地感觸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能創(chuàng)造出多么美好的世界呀!
教學活動是雙向的,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環(huán)節(jié)組成的,是我們師生及生生對話,交流的過程。捕捉教學細節(jié),需要教師的睿智與靈感。這些教學細節(jié)是教學活動的靚點,讓教學活動煥發(fā)新的活力。那么抓住教學細節(jié),教師首先要不斷地鉆研教材,其次增深語文內(nèi)涵,不斷地提升與內(nèi)化自己,善于挖掘教學細節(jié),才能飽滿地與學生接近。
教學細節(jié)猶如一臺好戲中的高潮部分,演員在演戲時,如果一味地賣萌甩寶,觀眾也會覺得索然無味。而《老人與海鷗》中的詩配樂,讓學生延伸寫片段,學生由理解課文內(nèi)容,加上充分的背景資料,情感蘊藏著,積攢著,只差一根導火索。而那首詩就是那根索,而音樂就是那搓火,將學生的情緒引燃,爆發(fā)了,如脫韁的野馬,天馬行空;如山洪爆發(fā),一瀉千里。這也恰恰印證了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以及以人為本的基礎教育觀,延伸著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力量,這種力量標志著教學理念與實踐的變化。
關注課堂教學細節(jié)既是追求教學的精確化,合理化,智慧化,亦是一種新的教學境界的體現(xiàn)。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把教學理念轉(zhuǎn)化為教學行為,并且必將使之落實到我們課堂教學的每一處,每一個細節(jié)中,每一個層面上。而我們教師也要充分把握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發(fā)現(xiàn),深挖教學細節(jié),是教師行為的一種重要標志,也是追求完美課堂的需要。
關注教學細節(jié),美妙歌聲中的一個音符,跳動著天籟之音;關注教學細節(jié),如朗朗詩歌中的一個詩句,蕩漾著高尚的情感;關注教學細節(jié),是滔滔浪花中最美的一朵;也是曦曦晨露中最耀眼的一滴。關注課堂細節(jié),讓我們的課堂更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