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娜
摘要:在整個高中階段,數(shù)學這一學科讓學生又愛又恨,由于這一時期的數(shù)學內容相對復雜且枯燥,很容易導致學生無法產(chǎn)生學習興趣,以至于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在新課改政策的推動下,教師在進行高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并通過相應的措施來進行導入法的開展,以此來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在這一背景下得到提升,并對其后續(xù)發(fā)展產(chǎn)生良好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法
就目前來看,高中生大多都在青少年這一時期,極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加上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較小,特別是對于數(shù)學來說,其本身的枯燥與乏味更是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變,加強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根據(jù)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選擇適當?shù)膶敕椒?,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一、直接導入法
這種方法是指教師開門見山地將教學內容進行表達,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處于學習狀態(tài)。與其他方法相比,這種方法要更為直接,在進行操作時也不需要過多的準備,只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直接提出即可。比如說,當教師在進行集合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直接將本文所要講的內容說出來,并舉例說明,在教室集合之中,教師、學生、講臺、黑板、桌子、凳子,這些都可以看作是集合中的一分子,而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以被稱為集合的元素內容,這樣教學便能夠很直觀地了解到本次所要學習的內容,并且大概了解到集合的理論概念,明白了什么叫作結合,什么叫作集合中所涉及的元素,并且在進行運算的過程中能夠對這一知識進行合理的應用。
二、復習導入法
當所開設的新課程內容與之前的知識有所關聯(lián)時,教師便可以采用復習導入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找到新舊教學內容之間所存在的連接點,也就是橋梁結構,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明確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以此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的。比如說,當學生在進行集合描述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采用復習導入法,在黑板上提出相應的內容,再由學生利用所學的集合知識來進行思考與分析。
例如,老師提問不高于8的自然數(shù);大于3小于8的整數(shù);不高于8的實數(shù)。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快速地將前兩個題組通過列舉法的方式進行表示,而第三個則會面臨較為明顯的問題。此時教師便可以引導著學生對這三個題組的特點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找到不同之處,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新方法的學習。通過這一措施,不但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同時還會對新內容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以此來確保新舊知識能夠在腦海中進行有效整合。
三、對比導入法
倘若教師所開設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之前所學的內容相似,那么便可以采用對比導入法,既能夠對原本所學的內容進行二次復習,同時還能夠對新內容展開教學。而這種方法對于教師的要求相對嚴格,教師需要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把控,并且明確教學體系,合理控制教學節(jié)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正因如此,這種方法一般都會被應用到全新的課程之中,用來緩解新課程內容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并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說,在對對數(shù)函數(shù)進行教學時,教師便會采用對比導入法,引導學生先對指數(shù)函數(shù)進行復習,幫助學生回想起指數(shù)函數(shù)的學習過程,并以此為基礎代入對數(shù)函數(shù)中,找到二者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這樣不但能夠加深兩種函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還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內容應用到實際操作之中。
四、操作導入法
顧名思義,這種方法更偏向于學生自主實踐。對于高中生而言,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倘若高中生不具備完善的空間想象能力,那么在進行某些內容的學習過程中便無法掌握這些知識,正因如此,為了確保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需要采用操作導入法開展教學內容。比如說,教師在進行空間四邊形的內容教學時,需要學生自己選取一張白紙,并進行對角線的對折與觀察,從而找到相關規(guī)律,明確空間角度的改變。從實際意義上來講,這種方法經(jīng)常被應用在立體幾何的教學過程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shù)學課程內容的不同,決定了課程導入方式的變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挑選符合要求的方法,并通過相應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能夠因此得到有效提升,以此來滿足我國新教育政策所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參考文獻:
[1]牛莉.高中數(shù)學新教材教學中課堂導入法淺談[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5):45.
[2]石磊.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式[J].速讀(中旬),2019(0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