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僅要擁有良好的英語聽力、口語成績,還要保持對英語聽說的學習興趣。就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只重視英語語言書面知識的教學,并不看重聽說教學,導致學生只會做題,聽不懂也說不出英語,更別說擁有英語聽說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了。結合當下初中英語教學的需要,以及對各種教學方法的比較,筆者認為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相結合是最好的選擇。不僅符合國家對信息化教育建設的要求,還能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直觀性等特點,讓學生充滿強烈的英語聽說學習熱情和欲望,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學策略;聽說教學
【作者簡介】李迎春,溫州外國語學校。
前言
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結合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話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與課程之間的結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新課改明確要求教師要善于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如何打造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讓初中生的聽說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呢?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究。
一、打造信息化教學情境的策略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學習動力的重要因子,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老師”。所以初中聽說教學不能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強制灌輸知識,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而應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求知渴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索。這不僅是對新課標的踐行,也是真正能夠發(fā)揮效益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要注重合理情境的創(chuàng)設,采用適當?shù)牟呗允骨榫匙兊酶由鷦印⑿蜗?、直觀,便于學生更好地進入教學情境中。基于此,筆者提出了打造信息化教學情境的策略。
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可知,建構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在相關情境進行交流、合作等認知行為,所以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而信息技術的利用能夠使情境更貼近真實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適宜的情境中。打造信息化教學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師中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需求選擇最恰當?shù)姆椒?。對此,筆者有以下建議:
1.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大部分初中生上課容易走神、分心,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思維比較活躍,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擾;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枯燥的英語獨白沒有興趣,不愿意聽英語音頻。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是解決這一現(xiàn)象的好辦法,有趣的故事不僅能夠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感受到聽力學習的趣味性,還能通過聽故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習慣,讓學生能夠靜心聽、主動聽。例如,在“My classmates”的教學時,筆者首先為學生出示了幾個英語單詞“Miss Li”“student”“Chinese”,并詢問學生:這幾個詞匯會發(fā)生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通過問題調(diào)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后,可以邀請學生一起來編故事,也可以教師為學生講故事,然后要求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復述。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迅速投入到聽力過程中,還能通過講故事、復述故事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促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2.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結合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模擬情境,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為學生提供聽說實踐平臺,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聽說能力練習。仍以“My classmates”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張教室環(huán)境圖,并為學生準備一些國家的國徽道具。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角色,并利用“I'm from...”“He's from...”等句型進行對話。具體的情境學生可以自創(chuàng),只要符合相應的劇情內(nèi)容即可。再如“Shopping”這一課的教學,筆者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了一些美食、服裝等圖片,并為相應物品匹配了價格。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詢問:Do you like them?不同的學生,反應有所不同。然后選取一張呼聲最高的圖片,再向學生提問:Do you want to buy them?讓學生對如何才能買到這些東西進行討論,以此讓學生進入情境模擬過程中,對本課的重點句型進行練習。該過程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還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了有效的訓練。
當然,還有很多的信息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如視頻情境、問題情境等。但無論是哪一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值得教師注意的是:第一,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僅應用于課前導入,它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第二,情境創(chuàng)設不能僅為創(chuàng)設而創(chuàng)設,而是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知識的教學,并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有效建構。
二、整合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策略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呢?因為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我們有了不局限于書本的學習途徑,我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到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料。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學習素材。同時,還應該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內(nèi)容,這樣不但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板書時間,還能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直觀、清晰,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備課階段,教師要注重對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整合。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整合。
首先,教師本身要具備比較高的網(wǎng)絡信息篩選能力。教師能夠通過網(wǎng)絡查找與聽說教學相關的圖片、音頻等電子資源,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篩選。之后,將篩選出來的資料與電子課件相結合,使課件內(nèi)容變得更具深度、廣度,并且知識量比較充足。例如,在教學“A trip to the zoo”時,教師可以收集相關的動物圖片以及一些音頻。在播放課件時,配上相應的音頻和圖片,不僅能夠使課件變得更加生動,還能使教學變得輕松、有趣,能有效提高聽說教學的效率。此外,不是所有初中生都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能力,都能夠通過多媒體收集與學習相關的資源。所以,教師提前篩選出更多的學習資料,并為學生介紹適合的學習網(wǎng)站,引導學生上網(wǎng)進行學習,不僅能夠實現(xiàn)課堂知識內(nèi)容的補充和拓展,還能讓學生擁有更多英語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其次,教師要熟練地掌握圖像、音頻、動畫等處理軟件,以及日常辦公軟件,這樣教師才能根據(jù)教學所需制作出優(yōu)質的課件,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內(nèi)容。最后,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對電腦設備進行靈活運用,使課堂在動靜間靈活切換,使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得到有效提升。
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整合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論是對哪一種形式資源的運用,都不是簡單地進行展示就可以了,而是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對其進行有效的加工,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第二,資源的整合必須要建立在對教材內(nèi)容有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搜集相應的教學資源,從而促進聽說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
三、靈活使用課堂用語的策略
教師的課堂用語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其教學水平,還直接關系到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教師作為教學的實施者,其英語發(fā)音的準確性會直接影響學生發(fā)音的準確性,所以筆者提出了靈活使用課堂用語這一策略。教師準確的課堂用語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還能促進學生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課堂用語有嚴格的要求,并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將課堂用語進行充分的考量。
首先,問候語。在開始新課之前使用問候語,如“Hello everyone!/Good morning!”等,這些用語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還能得到學生積極的回應,有利于學生開口說英語習慣的培養(yǎng)。其次,課堂教學用語。筆者認為課堂用語要多使用問句,如“What do you think?/What about you?”等,這些問句能夠調(diào)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互動和思考中,同時能夠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有助于學生參與教學主動性的提升。再次,課堂評價用語。學生完成教師設定的學習任務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針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可以用“That's OK”或者“It doesn't matter”,而不是直接說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這樣能夠起到一定的安慰和鼓勵作用,讓其參與性和學習信心不被磨滅。針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用“That's great/Wonderful”等,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或者思考的積極性。
需要教師注意的是:第一,課堂用語要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第二,語氣不能過于生硬,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不良的教學影響;第三,用語要具有評價性,能夠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表揚或鼓勵;第四,要具有話題性,這樣學生才能順著話題繼續(xù)談論下去,促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提升。
四、采用系統(tǒng)化的課堂流程的策略
筆者認為“預測—聽讀—復述—互動”的課堂流程,能夠實現(xiàn)循序漸進的聽說能力培養(yǎng)效果,讓學生的聽說能力逐步提高。以“Healthy food”的教學為例來分析課堂流程的實施策略。首先,預測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出示與主題相關的生詞、圖片、語句等內(nèi)容,并要求學生快速了解句子或者文本的大致內(nèi)容,對零散信息進行整合,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鋪墊。其次,聽讀環(huán)節(jié)。上一個階段學生對聽力材料進行了大膽的預測,現(xiàn)在只需要對關鍵信息認真聽,以此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材料大意的理解,教師要組織學生充分聽聽力材料,將其中的關鍵詞、句子記錄下來,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再次,復述環(huán)節(jié)。通過精聽、反復聽等教學過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復述,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對材料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最后,互動環(huán)節(jié)。在復述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文本知識已有了深入理解,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如小組合作、小組競爭等互動形式。要求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全程用英語交談,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結語
本文從創(chuàng)設信息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整合多媒體教學資源整合、使用課堂用語、采用系統(tǒng)化課堂流程四個方面,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探究,希望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郝月梅.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模式研究[J].電子測試,2015(18):99-100.
[2]林淑美.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J].英語廣場,2020(24):61-63.
[3]趙艷香.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