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本文基于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以敘述優(yōu)秀課例的方式探索了語音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語音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5-0032-02
引? 言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1]。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意思的能力。語音能力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音能力呢?由于平時的觀摩課、公開課及研討課中較少出現(xiàn)語音課的課例,近段時間,筆者反復觀看了第八屆全國小學英語課堂觀摩課中的兩節(jié)語音課,現(xiàn)結合李亞男老師和楊麗華老師所執(zhí)教的兩節(jié)語音課,分析培養(yǎng)學生語音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語音教學的實效性。
一、妙用歌曲,呈現(xiàn)例詞,培養(yǎng)語音感知能力
歌曲作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語言學習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能讓學生在唱中不著痕跡、水到渠成地吸收所學知識。例如,李亞男老師把所要學習的四個語音例詞horse、short、York、sports創(chuàng)編在一首歌詞中:“I have a horse, horse, horse. He is short, short, short. His name is York, York, York. He likes sports, sports, sports. I have a horse. He is short. His name is York. He likes sports.”之后,教師通過四個問題:“What animal do I have? Is he tall or short? What's his name? What does he like?”引導學生回答:“I have a horse. He is short. His name is York. He likes sports.”從而讓學生在歌曲中初步感知字母組合“or”在單詞中的正確發(fā)音。
二、層層遞進,觀察例詞,培養(yǎng)語音探究能力
探究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基于自身興趣,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親身體驗,主動獲取知識和信息,并應用這些知識和信息去解決問題,完成交際任務。在語音部分的自然拼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扶—扶放結合—放”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的過程中掌握字母組合的發(fā)音,從而總結出發(fā)音規(guī)律。楊麗華老師所教學的“ee、ea”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律一課就突出體現(xiàn)了由扶到放、扶放結合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一教學理念。
首先體現(xiàn)在“扶”。楊老師在整體情境中呈現(xiàn)了三個語音例詞bee、tree、three后,提出第一個問題:“Which letters are the same?”學生獨自觀察后發(fā)現(xiàn)三個語音例詞中都有字母組合“ee”。然后,楊老師提出第二個問題:“What's the sound?”學生聽完三個單詞的整體讀音后,自主歸納出“ee”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是長音/i:/。
其次體現(xiàn)在“扶放結合”。在學完字母組合“ee”發(fā)長音/i:/后,楊老師提出更高要求。Task 1: Can you read the words with “ee”?楊老師出示一些學生熟悉的含有字母組合ee的單詞,如see、geese、green、week、jeep、sweet、sheep、queen,讓學生與同桌一起讀。Task 2: Can you spell?楊老師在課件四周隨機出示一些輔音字母b、d、t、m、f、g、s、j、n、r、p、k、w,課件中央出示字母組合“ee”,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由組合新單詞,并讀出相應的單詞讀音。
最后體現(xiàn)在“放”。楊老師利用評價機制鼓勵學生說出以前學過的或看到的更多含有“ee”字母組合且發(fā)音為/i:/的單詞,通過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進一步歸納總結,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見詞能讀”能力
拼讀是指運用已有的語音知識對新詞進行朗讀。有效的拼讀教學要遵循音、義、形相結合的原則,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拼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拼讀興趣。楊老師在此做了精心的設計。
(1)卡片認讀。單詞圖片既有圖示,又有單詞,形意結合,一目了然。在學生感悟到“ee”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是長音/i:/后,楊老師出示教材語音例詞卡片beef、meet、feet,學生均能快速讀出語音例詞。
(2)課件速讀。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動靜結合,集聲音、文字和圖像為一體,能夠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楊老師出示一系列含有“ee”字母組合的單詞,如see、green、jeep、sheep、geese、week、sweet、queen,然后讓學生齊讀。
(3)磁鐵板拼讀。楊老師先用磁性板示范拼讀三個單詞feed、seek、jeep,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磁性板上自主拼讀更多符合“ee”發(fā)音規(guī)則的單詞。
楊老師通過各種方式拼讀一系列含有相應讀音的單詞,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檢查學生對字母組合“ee”的發(fā)音規(guī)則的掌握情況,培養(yǎng)學生“見詞能讀”的能力。
四、結合繪本,大膽表現(xiàn),培養(yǎng)能說會演能力
課堂表演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教學手段,還能成為語言學習的有效載體。而繪本多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精彩優(yōu)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nèi)容。針對性強的語音繪本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聽音、跟讀、模仿、表演能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楊老師針對教學內(nèi)容選取了The Green Family Goes Out的繪本故事,此繪本包含了以上拼讀、聽寫的單詞three、sheep、geese、green、jeep、tree。首先,楊教師整體播放故事,讓學生跟讀故事;接著,讓學生運用所學語音規(guī)律,大聲朗讀故事;然后,讓學生組內(nèi)表演故事;最后,讓學生匯報表演。此環(huán)節(jié)中,楊教師以故事為主線,引導學生運用語音規(guī)律朗讀并表演故事,意在引導學生一步步感知、發(fā)現(xiàn)、內(nèi)化和運用相關語音規(guī)律。
五、巧設情境,句篇結合,培養(yǎng)聽音能寫能力
第八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觀摩培訓會的兩節(jié)語音課所選的都是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此教材語音教學部分Let's spell ,只包含讀音的幾個語音例詞及與之相應的幾張圖片,缺少真實有效的語言情境。而圍繞語音教學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能讓語音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感知能力。
例如,楊老師首先逐一出示三個句子“I see a bee in the green tree. Three geese are near a jeep. A sheep sleeps under a tree.”及與之相對應的圖片,播放句子的朗讀音頻,讓學生完成聽音填詞活動。 然后,楊老師出示故事文本和圖片,讓學生看圖,聽故事,填寫所缺單詞。Pete is a sweet boy. Pete likes green jeans. Pete eats a peach and some peas. Pete likes to read. Pete likes to play on the beach.在學生充分掌握“ee、ea”字母組合的發(fā)音之后,楊老師讓學生通過聽錄音來填寫句子中所缺的單詞,引導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進一步運用符合發(fā)音規(guī)則的單詞,逐步培養(yǎng)學生“聽音能辨、聽詞能寫”的能力。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將所學知識以寫作形式輸出的能力。在語音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提供所教的含有字母組合發(fā)音的詞匯和情景圖片,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來寫作文。比如,楊老師出示一幅圖(見圖1),要求學生根據(jù)圖片創(chuàng)編語音小文章。
參考詞匯:ship、sea、beach、read、tea、 beef
這是一個綜合語用活動,楊老師通過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含有“ee、ea”字母組合的詞匯,組詞成句,連句成篇,創(chuàng)編語音小文章,從而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結? 語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不是各自為政、互不關聯(lián)的,而是相互交融、緊密聯(lián)系的。在語音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滲透語音學習方法,同時結合字母、字母組合教學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創(chuàng)設語境時滲透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丁倩倩.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應怎樣開展小學英語教學[J].清風,2020(24):65.
作者簡介:黃紅蓮(1973.4-),女,福建龍巖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龍巖市第二屆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