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慧 王婧婧
【內容摘要】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以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以及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三個方向為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奠定了基礎。發(fā)展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以教學為主,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并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可以有效促進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本文將通過結合教材內容與熱點新聞,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生活中的榜樣事件,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開展實踐類型社會活動,深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六個探究方向,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核心價值觀 ?對策
前言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初中階段的主要教學科目之一,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與核心素質為教育目標,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內容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教育目標。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比較廣泛,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結合課外實踐等多種方式,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理解,從而在實際生活中踐行。
一、結合教材內容與熱點新聞,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社會中的熱點新聞進行分析和探究是促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擅長將教材內容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點與實時的新聞熱點相結合,促進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友誼與成長同行》一課的教學中,其中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珍惜友誼,并在交友中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為教學目標,這便符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觀點。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觀察發(fā)現(xiàn),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交友與溝通能力,但是并不具備較強的處理人際關系和同學友誼的能力。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結合實時的熱點新聞,將新聞中“友善”的元素突出體現(xiàn),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掌握,從而促進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友善觀念。在結合熱點新聞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要注重及時掌握當下熱門話題,從中分析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相關聯(lián)的因素,引導學生去探究與發(fā)現(xiàn),繼而根據(jù)學生的思考與學習促進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因此,結合社會熱點與教材內容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促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二、結合生活中的榜樣事件,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僅可以通過熱點新聞開展教學,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際生活中的榜樣事件進行學習。身邊的真實事件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促動作用,這是教材內容與社會熱點無法企及的目標。教師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或校園事件中發(fā)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事件或人物,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加強培養(yǎng)了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結合學習內容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與規(guī)則同行》一課的教學中,其中便體現(xiàn)了誠信的元素。教師可以利用校園中誠信的案例為學生進行授課,引導學生以其作為學習與發(fā)的榜樣目標,將誠信與遵守規(guī)則作為發(fā)展方向,從而達到強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可的觀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根據(jù)實際生活舉例說明時,要注重案例的真實性與教育目標的確定,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觀點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工作,從而達到強化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質的教育目的①。
三、組織開展實踐類型社會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實踐是檢驗知識與論證知識的主要途徑。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是,現(xiàn)代教學工作中,教師更加注重以實踐操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論證,或以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中獲取一定的知識與能力,這是非常科學且適合運用至初中階段教學工作中的有效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學生設計更有教育意義的實踐類型社會活動,以多元化的活動內容結合豐富的活動形式,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學生在實踐類的社會活動中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從而達到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這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灌輸式教學方式的有效策略,同時是促進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制《維護憲法權威》一課的教學中,其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樹立國家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并領會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增強憲法意識,認識憲法是維護每個公民權利的保障,與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法治”的觀念。教師可以根據(jù)“法治”這一主題,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類型的社會活動感受憲法的重要性及其主要作用。實踐活動的開展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保障實踐活動的開展效率,同時促進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加強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融入其中,是促進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②。
四、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學生的學習途徑主要是家庭、社會與學校,由于年齡較小,社會經(jīng)驗不足,學生很多生活習慣以及價值觀念的形成均是通過成年人的言行舉止中形成的。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要加強注重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在多方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使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作用下,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和作用,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例如: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這一觀念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將愛國教育滲透至日常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感受愛國的元素,并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提升自身的愛國意識與愛國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一身作則要在多方面中體現(xiàn),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為了強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不斷地學習和探究,在實踐過程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與引導方法,將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世界觀念融入教學過程中,一方面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促進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③。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上,教師要注重不斷地探索與學習,利用完善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以自身專業(yè)能力與榜樣作用為學生起到帶頭促進作用,幫助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五、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與教材內容中,同時可以體現(xiàn)在豐富的校園文化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促進強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力方式。對此,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將其滲透校園文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首先,學校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進行推廣和宣傳。需要注意的是,校園廣播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重具體性,并非是將關鍵詞進行表述即可完成,而是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結合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例或實時新聞熱點等進行廣播,這種方式不僅促進強化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達到了拓展學生學習途徑,建設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目的。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演講類型的實踐活動突出校園文化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教師將“誠信”作為演講的中心主題,引導學生自行創(chuàng)作,繼而開展演講活動。這種方式既可促進發(fā)展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語文寫作能力等綜合水平。另外,在校園文化墻等位置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同樣十分重要。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中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是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因此,利用豐富的校園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至其中,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進強化學生的德育教育,達到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六、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可以拓展至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中,并非是僅僅局限在教材中。教師要擅長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至教學內容中,使學生不僅對課程學習興趣明顯提升,同時促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與引導。例如:在道德與法治課程《尊重自由平等》一課的教學中,其中便以“平等”與“自由”這兩項教學目標為主。為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中“平等”與“自由”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感受本課的學習重點,既可促進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堅實知識基礎,又可以促進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理解,是非??茖W有效的教學方式。因此,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可以將豐富的教學內容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元素,促進強化教學效果,并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總結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在初中階段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水平,在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作用的基礎上,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生活背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各個元素滲透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中,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促進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同時,有效促進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注釋】
① 毛文秀.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探討[J]. 才智,2020(16):19.
② 陳靜偉. 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的思考[J]. 科教導刊(下旬),2020(04):85-86.
③ 王勇. 淺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47.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課題《中小學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華亭市皇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