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峰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文章對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作用進行了簡要的說明,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列舉了一些教育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一、重要作用
(一)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往往覺得數學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同時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課時相對較少,使得學生學習的質量相對不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可使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在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不再對數學學習感受厭惡。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明顯得到改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二)培養(yǎng)邏輯思維
小學生在接觸數學之前,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相對比較感性,經過數學學習,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在此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學生能夠掌握以邏輯思維看待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為學生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提升實踐水平
數學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小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面對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能夠正確地處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學生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感受到數學學習所帶來的獲得感,更加主動地進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策略
(一)提高學生興趣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相對比較好動,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于課程的學習。同時數學課程相比其他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更高,學生在學習環(huán)節(jié)相對比較困難。因此,在小學數學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最為關鍵的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其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時刻保持專注度,對老師課堂所講能夠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
(二)因材施教
小學生由于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有所差異,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不注重學生實際接受能力,數學學習的質量將受到嚴重影響。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因材施教,老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目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以便制定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
(三)理論結合實踐
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老師在課堂理論教學中緊密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在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中獲得相關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與小學生數學課程相關的實際案例相對較多,老師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對這些案例進行合理地選擇,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數學學習中開展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以更加嚴謹的邏輯思維思考問題,進一步促進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開展實踐活動。在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方面老師,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材施教,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謝燕芬.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J]. 中外交流,2019,26(29):366-367.
[2]馬雷鳴.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2021(1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