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文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漸頻繁。英語作為國際上廣泛使用的語種之一,在我國的中學教育事業(yè)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出于對初中階段學生心理因素的考慮,探究形成厭學情緒的原因,針對不同的因素制訂了改進對策,為初中英語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中學生厭學;厭學心理研究
初中英語的教學逐步趨于正式化,隨著不斷增多的單詞和語法難點,不少學生慢慢對英語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對學生全面發(fā)展來說是一種阻礙。教師要注重研究對積極心理學的學習與思考,探究如何融入心理學方法對厭學情況進行有效改進。
一、從心理學角度對中學生英語厭學現(xiàn)狀的分析
厭學問題在教學工作中并不少見,這種情緒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隨著學生的成長,越來越復雜的社會化因素的交織,即使是剛剛步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也需要承受來自個人、家庭、朋友、社會等不同層面的壓力。由于學生的性格不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清楚感知學生的心理動向,就不能對學生的情緒進行及時疏導,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學習的心理和行為。
我國部分地區(qū)的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念貫徹不夠,導致很多學生剛接觸初中英語教學時感覺陌生和疏離,進而產(chǎn)生抵觸和厭學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厭學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社會不良風氣、網(wǎng)癮問題、家庭幸福指數(shù)、父母受教育程度、科目興趣、學習成績、社交環(huán)境等因素都息息相關[1]。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如果不施以相應措施,對學生的厭學情緒進行削減,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阻礙他們的發(fā)展。
二、融入心理學因素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進
(一)加強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處理厭學問題的重中之重是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媒介的迅速發(fā)展,很多學生對網(wǎng)絡的接觸越來越多,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考慮,由于認知結構的不成熟,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能清晰地鑒別哪些內(nèi)容對自身發(fā)展是有益的,伴隨著一些惡俗平臺對浮躁虛榮、享樂主義的重復傳播和大肆渲染,學生開始沉溺在被動的知識積累中,漸漸無法區(qū)分客觀現(xiàn)實和象征性現(xiàn)實之間的區(qū)別,形成了錯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加以重視,應合理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來讓學生了解網(wǎng)絡世界的利與弊,改正學生由于長期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影響所產(chǎn)生的消極心理,消除社會上“學習無用論”等相關言論對學生的影響。
(二)尊重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青少年逐漸步入心理成熟期,他們渴求獨立,尋求自我的解放和表達。一方面,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心理因素,維護學生的自尊,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和內(nèi)容的多角度性。例如,邀請學生進行英語文章朗讀,讀完后從兩個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評價,首先肯定學生大方開朗、對文章熟悉等優(yōu)勢,然后再對朗讀過程中發(fā)音不準確、語調不自然等問題進行指正。這樣既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注意教學資源分配的公平性。教學方式上可以實現(xiàn)多樣化、針對化,但學校和教師必須取消學生類似“精英班”“差生班”這樣的分級制度。冠上這樣的頭銜后,不僅在教師心中,甚至在學生自己的認知中都會形成一種暗示,導致學生逐漸開始自暴自棄,產(chǎn)生厭學心理。
(三)溝通疏導,消化解決內(nèi)心矛盾
在青春期這樣一個特殊的年齡段,學生對家庭和社交的壓力也逐漸增加。有一些不良情緒如果不能及時宣泄,不但會影響學習,而且會造成身體上的危害。2020年最新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抑郁癥初次確診年齡段占比中,13~18歲年齡段的比例最高,占35%以上。出于這個層面的考慮,教師應定期與家長聯(lián)系,熟悉學生近期的生活情況,并注意教學工作中情感心理學的融合,及時與學生以朋友的立場展開溝通,一方面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擾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增進師生感情,從側面提高學生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
(四)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輔導工作
針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教師也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制訂差異化的學習計劃和輔導計劃。一是要注意學習任務布置的分層化,注意合理安排學習任務。對有厭學情緒的學生,教師要注意運用積極心理學,布置簡單易懂的任務,不要讓學生自學時搞不懂、弄不通,逐漸失去自信心,進而加深厭學心理;同時,對學習情況尚可的學生不能采取同樣的態(tài)度,而是要在鞏固基礎的同時注意拓展與培養(yǎng)。二是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利用智能化終端設備在課余時間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輔導和溝通。線上線下同時教學及時針對學生的問題加以答復,提升教師對學生接受程度的了解,促進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的規(guī)劃[2]。
綜上所述,對初中階段,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的厭學情緒需要及時地加以疏通和引導。依據(jù)心理學的思想及時調整工作規(guī)劃,在積極暗示下尊重、鼓勵學生的同時,進行差異化的指導和教學,有效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秋言,Nathaniel Westfall,曹玉棟,等.不同學校初三學生厭學心理狀況的對比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7):97-99.
[2]麥小桃.初中生厭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