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語文課程的大綱要求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情感交流等的要求越來越高。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會遇到無從下手的窘?jīng)r,學生對于抽象的語文知識也理解不透徹,在進行閱讀和寫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為了更好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教師需要學會靈活的使用情境教學法,將學生的各個感知器官都充分的調動起來,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本文結合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教學實踐運用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運用
前言: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能夠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閱讀句式的表達變得更加形象化,學生接受起來也會更加容易。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很難把握情境教學法的精髓所在,有時會出現(xiàn)虎頭蛇尾的情況,課程導入十分精彩,但是中間的課程講授部分就會稍顯雜亂,學生的學習激情也就隨之減退。要將情境教學法很好的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感的表達和認知水平的具體體現(xiàn),并且將每一個活動進行充分的調節(jié),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和諧。
一、在情境教學中還原文章情境
在學習小學語文時,對于文章句子所要表達的情感很多時候是比較隱晦的,學生無法切身感受就不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只有真正的身臨其境才能有一個切身體會。因此,在使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來有感情的朗讀并感受閱讀中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將教學情境的效用充分發(fā)揮到最大程度,使學生在情緒上有一個完整的感受。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知識是充滿情感的,即使遇到的陌生文章結構以及古詩詞就不會再產(chǎn)生畏難情緒,而是會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握文章的大體意思。
例如:以學習“繁星”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掌握本課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會有課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造句,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解作者處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觀看繁星時的各種情景以及擁有的不同的感受;學生學習本課之后激發(fā)學生內心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生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出一定的觀察和想象能力,學會表達自己觀察事物后的真實感受,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教師在準備此次課的導入活動時,可以創(chuàng)設星空的環(huán)境,讓學生對繁星有一個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再對課文內容進行比較細致的講解,講解的過程中帶領學生還原當時的情境。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文章表達出來的情緒,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更好的體會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所用的各種經(jīng)典語句和修辭手法。
二、在多媒體下渲染情境教學環(huán)境
情境教學法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來感受文章的氛圍,將自身完全帶入到角色中,切身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果只是憑借淡出的文字描述學生很難進入到角色中,更不用說和作何共情。然而,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進步也為現(xiàn)代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選擇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獲取資源的方式,一些文字無法營造的環(huán)境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置身其中,不斷去感受自然的魅力。
例如:以學習“鳥的天堂”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對于自己喜歡的句子能夠和同學進行講解交流。教師在進行此次課的教學設計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課文中提及的不同種類的鳥,還要介紹不同鳥類的生活習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鳥類的生活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心愛護自然、愛護動物的責任心引。在如今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及成為了課堂講授的主要呈現(xiàn)方式。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更加直觀的感受文章內容,也能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出文章內容相關的學習情境。當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對于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也能升華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三、引入問題,提供學生想象的情境
情境教學法的具體表現(xiàn)有很多,但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時,如果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選擇和運用的話,就無法體現(xiàn)情境教學法的實效。因此,要在教學的時候結合學生的特點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中,在課程導入部分引入一個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趣,讓學生有一種引入入勝的感受。特別是在閱讀句子的教學過程中,閱讀內容一般比較簡短、精悍,但閱讀內容所傳達的情感確是復雜多樣的。教師要在恰當?shù)臅r間設立一個恰當?shù)膯栴},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學習。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相應的內容展開一定的想象,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還能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對于語言文化的認識,最終實現(xiàn)真正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例如:以學習“觀潮”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本課之后能夠了解錢塘江大潮的來時的情景,體會浪潮的壯美和神秘;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對本文中出現(xiàn)的描寫潮水的語句進行積累,熟讀并背誦課文中的部分語句;學生學習本課之后激發(fā)內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更加的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 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錢塘江大潮來時的聲音,給學生一個想象和拓展的空間,接來下在引導學生去文中尋找描寫潮來時的句子,比較一下,和自己所想的有什么區(qū)別。在進行整體內容講授的時候,還可以給學生播放錢塘江潮水上漲時壯觀景象,直擊學生的內心,進一步感受錢塘江的洶涌澎湃。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都是偏向生動化的,很多景觀的描寫需要一定的情境才能讓學生感受到。
總結:
情境教學法是現(xiàn)代教學手段中的一種新的嘗試,教師要在小學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靈活的運用,然后不斷的加以改進,才能使情境教學法真正融入到語文的教學活動中。而且,語文的學習十分人性化,文章表達的情感和意境也符合情景教學法的使用特點,二者相輔相成,產(chǎn)生的積極地效果,并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巧紅.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2021(5):6.
[2]劉曉英.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語文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21(1):49,51.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qū)第二實驗學校 吉林 吉林 1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