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珍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而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培養(yǎng)自己閱讀能力的學習意識并不強。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5-358
引言
小學低段學生的接受力非常強。此時的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生活的探究欲望也在不斷上升??梢哉f,小學低段的學生非常愿意接受新的知識,也會在學習中逐步地將這些新知識轉化成內在的能力。在小學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地挖掘知識教育的新途徑,讓學生愉快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閱讀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閱讀活動來豐富小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可行的?,F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育已經有了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教學活動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閱讀教學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以找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一步發(fā)展的辦法。
一、整合信息技術,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往往都以形象思維為主,且天性貪玩好動,很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正所謂“只有符合學生興趣的學問,才能讓學生獲益”。因此,興趣是學生參與閱讀的前提,更是信息技術與閱讀課程整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特征之一。集光、形、色為一體的信息技術,讓閱讀更具趣味性,促使學生在直觀的視覺刺激中,獲得更加新奇的享受,從而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熱情。尤其是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以閱讀教學需要為基礎,將有關于閱讀文本的內容通過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師對課堂的全程把控,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閱讀氛圍。
一年級課文《烏鴉喝水》是一則童話故事,旨在讓學生通過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文中的深刻道理。尤其是聲情并茂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在實現多種興趣交匯的同時,教學實踐性也會獲得提升。筆者在教學中,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同名動畫視頻《烏鴉喝水》,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短片結束之后,筆者聲情并茂地朗讀了整篇課文,并讓學生結合自身預習情況,根據老師的范讀,一起朗讀課文。同時,筆者組織了學生進行了情境表演,有的扮演瓶子,有表演烏鴉的,還有負責旁白朗讀的。這樣,學生在多種朗讀形式中,不僅鍛煉了自身語感,閱讀興趣也會愈加濃厚,奠定了堅實的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
二、提問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小學生是具有一定探究欲的,在良好探究欲的引導下,學生能夠以積極且主動的態(tài)度進行文章的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有必要結合所教學的文章,進行問題的提問,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產生良好的探究欲,具備十足的閱讀熱情。
如,在教授《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時,筆者便會在課堂開始時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雪嗎?”學生紛紛表示喜歡。接著,筆者便會對學生說:“那么,你們有沒有觀察過自己的腳踩在雪地里產生的腳印的形狀?”學生紛紛表示觀察過,并對筆者進行了具體形狀的描述。學生說完后,筆者對學生說:“那么,你們認為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幾種小動物的腳踩在雪地上產生的腳印應該是怎樣的形狀?對其進行一定的描述?”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進行了一定的思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學生的想法比較對,但是有些學生的想法是錯誤的。見此情況,筆者并沒有直接性地對學生所說的內容進行評價,而是會對學生說:“請閱讀《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探究問題的正確答案。”在筆者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探究欲已經被激發(fā)了出來,因此能夠以積極且主動的姿態(tài)進行文章的閱讀,為筆者接下來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多多向學生提問問題,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認真的思考,讓學生的探究欲也因問題獲得有效的激發(fā),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文章的閱讀。
三、教師盡可能地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教學手法的創(chuàng)新能夠讓教育活動更有特色。閱讀教育中多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是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的。從目前的教育現實情況來看,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手段和方法已經不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很多小學生把閱讀課當成了簡單的自習課,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自覺性,也不愿意展示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策略,就能夠較好地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在教學中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比如,在某一個主題閱讀活動中,教師強調學生的閱讀行為習慣,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閱讀材料,然后以交流互動的活動形式,如小組討論、寫讀后感、模仿角色表演等開展閱讀活動。這些活動能夠較好地促進小學生參與實踐,掌握必要的閱讀知識。那么,這就能夠較好地促進小學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自然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低段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引導非常必要?,F在看來,教師的教學引導方式很多,因此要發(fā)揮這些引導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性地挖掘閱讀資源,讓小學生能夠有比較合適的閱讀材料;借助創(chuàng)新的教育措施,讓小學生能夠在閱讀活動中更加深入閱讀材料,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巧;創(chuàng)新信息的收集反饋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王俊香.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探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0(04):13.
[2]陳智超.小學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華辭賦,2019(09):46.
[3]章燕.淺談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8(12):52.
羅平縣九龍街道德等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