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鋒
摘? 要:未成年人是社會與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其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直接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水平,因此,每一個成年人都有責任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而高中政治教師作為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主導者,應將加強和改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自己教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遵循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以此為媒介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做到強本固基,實現(xiàn)澤被未來。
關鍵詞:高中政治;思想道德建設;教學實踐
為了切實加強和改進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德育為抓手,在教學、德育、家庭教育三個方面展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探索實踐,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的認知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加強教學質量,提高認知水平
課堂教學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乎到學生德育的水平。為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對思想道德建設的認知水平,教師有必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轉變教學內(nèi)容的展現(xiàn)形式,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將學生政治學習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素質培養(yǎng)落實到德育目標當中,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為了保障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效率,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關注并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確保課堂教學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最大化體現(xiàn)生活的本質,以教育教學為媒介,以典型事例或人物形象為抓手,貫徹學生德育。
以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關于“政治權利與義務”相關教學內(nèi)容舉例,教師可以在實際生活中為學生找出一些履行公民權利或義務的事例,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人民在社會生活中與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進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身為未來公民自己的自己,應該具有什么權利、履行哪些義務,并有序向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讓學生深入認識到,思想道德不是表現(xiàn)給別人看的,不管是人前還是人后,都要遵守學校規(guī)定,堅守社會規(guī)則,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意識,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重視德育實踐,培養(yǎng)責任意識
親身體會永遠比書面知識的學習更加有效,比起一味地說教,實踐更能讓學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因此,教師要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并傳遞正能量。為了拓展德育工作的教育范圍,提高立德樹人的成效,學校應主動和社區(qū)取得聯(lián)系,呼吁社區(qū)共同為學生構建社會實踐平臺,將具體的德育內(nèi)容落實到實際場景當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樹立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大型活動、義務活動當中,爭做小小志愿者;還可以帶領學生去當?shù)氐木蠢显洪_展獻愛心活動,通過與孤寡老人的親密接觸使學生養(yǎng)成孝敬老人的中華美德。同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的覆蓋作用,教導學生在網(wǎng)絡生活中也要遵守道德準則,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助力良好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構建。為了提高德育實踐的成效,教師可以在德育實踐中整合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多種教育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眼界,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樹立學生的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意識,訓練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教師應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意識到,自身思想道德建設不僅關乎自己一人的成長與發(fā)展,還影響著周圍的人、集體、社會甚至國家,要讓學生自己重視自身思想道德建設,自覺提高認知水平,從生活小事做起。
三、聯(lián)合家庭教育,健全學生人格
高中政治教師應積極參與全方位育人體系的構建,加強育人多元化,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呼吁家長重視學生在家庭中的教育。隨著近兩年全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逐漸重視,有很多人針對家庭教育展開了思考,發(fā)現(xiàn)了家庭教育中存在兩個弊端,一個是留守兒童這一類學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家長長期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孩子,更別提德育了;另一部分就是獨生子女這一類學生的家庭教育重心偏移,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一味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文化涵養(yǎng),卻忽略了學生的道德教育,導致很多孩子出現(xiàn)學習好、道德不佳的問題。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教師應積極參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幫助打造家校合作平臺,形成家校合力,定期組織開展家庭教育輔導班,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向家長傳遞科學的德育教育方式,同時,教師還要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和家長充分交流學生的德育教育情況,以便雙方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務必要讓家長認識到,學生教育不是學校教師單方面的事情,只有家校合力才能讓學生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有益社會的人。教師可以通過典型事例的介紹,讓家長意識到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對學生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甚至有時候家長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做的一件事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由此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健全學生的人格。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讓家長與學生一同進步、一同成長,教師可以給家長推薦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比如,《教育漫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56號教室的奇跡》,切實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助力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結束語:要想讓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更好,必須要達到強本固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澤被未來。因此,作為政治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加強和改進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原則,大力開展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深入思考,落于實踐。
參考文獻:
[1]武崢嶸. 關于加強六合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新通信,2018,20(18):207.
(作者單位:惠州市第八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