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花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不管是身體還是身體的發(fā)育都處在發(fā)育階段,小學階段也可以說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學生在這個年紀養(yǎng)成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將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在注重傳授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還應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發(fā)展放到關鍵位置。再加上目前因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小學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將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本文主要針對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實踐展開研究,并給處理幾點可實施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從根本上來說小學時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者之間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可以說是對學生進行由內到外的綜合性教育,這兩者的有效結合能夠使學生身體健康、心理積極向上,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才能夠為培養(yǎng)充滿責任感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帶來希望?,F(xiàn)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也逐漸改變了只注重學生成績的思想,而是逐漸朝著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但是因為如今社會的進步隨之發(fā)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那么隨著人們在心理承受的壓力方面也就越來越大,所以也就更加能夠體現(xiàn)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主要能夠培養(yǎng)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內涵、情操。從而在兩者的融合下,將能夠培養(yǎng)出心理和身體全面發(fā)展的人。
一、整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論
從本質上來說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屬于同一領域,不過這兩者教育之間的出發(fā)點卻有著較大聯(lián)系,其中有著許多的共同點都本著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從正確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德育教育理論和心理健康教育,這兩者的教育理論能夠充分的進行整合。那么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結合實際的案例,從學生生活的角度整合教學理論,以便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在教育的影響下積極向上的進步和發(fā)展[1]。
例如:在學習《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一課時,其中的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和思維來考慮問題。并根據(jù)這一點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和德育教育中《換位思考》的教育理念相結合,并列舉出相關的案例,使教學內容具備形象性和切實性等,以便容易學生理解和吸收教學知識內容。如一名學生因他的身材屬于矮胖類,在班級中經常被其他同學笑話。并且在上體育課時,對于相應的教學內容他本身并無法完成。就只能和女生一起練習,這種狀況就使他在班級的處境更加艱難,出現(xiàn)同學不愿意和他一起玩的現(xiàn)象,并變本加厲的還給他起了“矮冬瓜”的外號。那么在《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能夠理解要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問題,對于案例中的事例是否也應從他人的角度來進行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設想成為這名同學,那么自己身處在被同學冷落、嘲笑時,自己是怎樣的心情,在這樣讓學生懂得換位思考的情境下,以便能夠站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并能夠照顧他人感受,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
二、整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
在小學教學任務中開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需要將教育形式從傳統(tǒng)的理論教育模式中分離出來,因為在教育過程中只講述理論教育知識將很難獲得較高的教學效果,在教師死板的講解和勸導中,學生將難以接受還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要想將兩者全面有效的融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層面一定要做到統(tǒng)一,并在此基礎上運用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從而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這之中豐富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2]。
例如: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其中重要的教學內容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敢于面對困難。綜合這一定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組織一場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顒拥闹饕椒梢允怯山處煘閷W生介紹相關的感人案例,使學生能夠從中感受他人在面對困境時,也能夠重獲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在這樣案例的影響下將給予學生帶來極大的鼓舞。如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吳孟超,吳孟超是世界上90歲高齡仍然工作在手術臺前的唯一一位醫(yī)生。他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的肝臟科臨床醫(yī)生,更是一位杰出的醫(yī)學研究者,我國肝臟外科醫(yī)學奠基人。50年間,吳孟超推動中國的肝臟醫(yī)學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矚目、敬佩。一個好醫(yī)生,一位好醫(yī)生。他總是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要求醫(yī)生用最簡單、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為病人治療。作為醫(yī)生,作為軍人,他就像一座豐碑。在這樣英雄人物事跡的影響下,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信心,并能夠學會運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人,并積極構建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
三、整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豐富多樣性的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水平,利用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在體驗中,收獲更加真實和深刻的感受和感想。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構建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利用多樣性的形式開展實踐性的教育活動,并不只是局限于校園中,而是可以運用課余其它時間在校外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能夠使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生活化,還能夠讓學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能夠有所感悟[3]。
例如:在校外開展一系列的《感恩教育》,讓學生從小學會擁有感恩之心。教師可以利用周末時間來組織,開展一次集體的感恩活動,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和擁有感恩之心的意義。這次活動就可以就感恩之心,要求學生對人們表達感謝。如對自己的父母表達感謝,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消防員戰(zhàn)士為維護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不惜付出生命。感謝人民警察為維護我們生活環(huán)境的和諧付出的艱辛。感謝教師為培育祖國未來接班人的辛苦付出。感謝環(huán)衛(wèi)工人為改善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而辛勤勞作。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可以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記錄,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的交流。運用這種活動將能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社會中,和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關系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以感恩促進行動報答他人回饋和社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今要想有效在小學教學中,將德育教育和身體健康教育相融合,必然少不了眾多人民教師的辛勤付出。那么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應積極思考和大膽運用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站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視角,并從中體現(xiàn)出德育教育,從而將能夠進一步為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另外兩者教育結合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所以就需要廣大的一線教師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精力,在認識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優(yōu)勢情況下,在實際的教學中應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在不斷的實驗和總結中,實現(xiàn)幫助學生提升素質、品格、身體健康等更方面的成長,從中也能夠看得出符合目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陸琴.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經驗探討[J].好家長,2019(38):105-105.
[2]潘竻祥.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J].青年時代,202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