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銳
高中是人生的特殊時期,學習壓力大,由此引發(fā)的精神緊張問題需要引起每個教師的重視。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負責人,更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并認真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在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否也是判斷一個人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正因如此,國家在發(fā)布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多次提到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從而健康地成長。反之,如果學生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就容易出現(xiàn)心神不寧、上課走神、心情壓抑的情況,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抑郁傾向。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很容易引發(fā)上述問題。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指導者,應該肩負起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責任。
當前高中課堂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人們普遍對于抑郁癥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了解還不夠,甚至很多人在出現(xiàn)心理方面的問題時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認為自己只是暫時心情不佳。在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下,需進一步重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經過調查研究,有的高中學校并未開設心理健康課,有的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但在教學過程中對心理問題存在泛泛而談并不深入研究的現(xiàn)象,在幫助學生分析自身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做得不夠好。個別教師忙著完成教學目標,催促學生抓緊時間學習,而部分學生忙著多學幾個知識點、多解幾道題,雙方都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對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缺乏也容易造成學生對自身心理狀態(tài)不能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學生出現(xiàn)心理方面的問題時,可能會簡單歸結為暫時性的心情不好,容易錯過最佳的心理引導時機。
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教師應提升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輔導,首先需要教師提高自身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相關專業(yè)知識水平。心理學是一門包含很多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學科,對學生心理的把握需要教師擁有較高的專業(yè)能力。教師需要經常閱讀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yè)書籍,對自身心理有深入、正確的分析,然后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班主任,更需要經常和其他科任教師交流心理健康知識,從不同角度加深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只有自身有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才能在教學課堂中正確融入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更好地幫助學生調整自身情緒,使其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應加深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會體現(xiàn)在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況,這樣才有利于后續(xù)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展開。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幫助學生打開心扉,訴說自己最近的一些想法,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提出建議,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人際交往中釋放內心壓力,調節(jié)自身情緒。教師也可以由此了解學生最近的一些煩惱和困難,后續(xù)也可以更好地開展輔導工作。
此外,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一些作業(yè)中了解學生最近的狀態(tài),比如向語文老師了解學生最近在周記、作文等文字作品中的情緒動向;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解,例如,在學習《神經調節(jié)》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根據神經調節(jié)情緒的課本知識引導學生表達自身最近的心理活動以及自己是如何進行調節(jié)的??偠灾?,教師要時刻留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要在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狀況不佳的第一時間采取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理狀態(tài)。
教師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師往往會花費最多的時間和心血在課堂教學上。學生與教師接觸最多的時間也是在課堂上,所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非常有必要。
例如,在學習《體液調節(jié)》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體的各種激素對人體情緒的影響,從而引出人類心理健康也是人體健康的一部分,讓學生對心理健康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可以找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的具體案例,引導學生一起分析當人體心理出現(xiàn)問題時體內激素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激素對于人體情緒的影響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找到調節(jié)心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在面對學習壓力時,缺乏一定生活經驗的學生易陷入不良情緒,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態(tài)。教師應加大自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努力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培養(yǎng)學習優(yōu)秀、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學生,讓學生身心愉悅、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太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