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義
摘要:中學化學教學教學是化學教學的啟蒙和基礎階段。想要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職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中重、內(nèi)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
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中重、內(nèi)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教師必須有愛心
有了對教育的愛、對化學教學的愛,有了愛心帶來的激情,教師才會認真鉆研大綱、吃透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熟悉教案,才會成竹在胸、充滿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奮、情趣飽滿地走進教室,營造化學教學的生動氣氛。有了對學生的愛,才能真正實施教師對學生的點拔和引導,全天候、全方位地為學生服務,才能開辟化學教學的新天地,這是搞好化學教學的關鍵。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關心、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業(yè)的教師。通過這些工作,搭建基礎,學生就會喜歡你,就會喜歡你的學科,學習成績就會逐步提高。
2 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化學作為初三年級開設的新學科,是一門及簡單又困難的課程。說它簡單,是應為它是一門起始學科;說它困難,是因為它又是在初中階段接觸最遲的一門學科。要想讓學生盡快入門,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作為教師,關鍵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從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愿望,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在初三第一堂化學課上,我沒有急于講新課,而是先做了幾個實驗,如水變牛奶、水變汽水、魔棒點燈等,讓學生感到化學世界的奧妙,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導學生樂學。為此,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設計演示既密切結合學習內(nèi)容的實驗,同時還要創(chuàng)設激趣的情境,把學生的興趣逐漸變濃,讓學生有興趣學、愿意學、想學。
3 掌握預習方法,引導學生自學
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全新而又陌生的學科。部分同學自學能力差,沒有預習的習慣,不懂得預習的重要性,往往簡單地認為預習就是念一遍論文,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我們教師最好讓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習,做到有目的的去聽課。預習時,要把新課內(nèi)容仔細通讀,在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帶著疑問去學,聽課的效率就會高??茖W的預習方法能為學生學好教學內(nèi)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提高教學效率是現(xiàn)代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必須是在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
初中化學知識主要分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學計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來說,知識內(nèi)容龐雜,涉及到三十多種元素,七十多種化合物和眾多的化學方程式,如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區(qū)別異同,進行歸納對比,形成網(wǎng)絡,抓住其實質(zhì)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以及接受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lián)系的轉(zhuǎn)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拔、啟發(fā)和溝通。例如在中復習時,我們把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種氣體進行綜合歸納對比,讓學生親自動手,把常見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氣體收集,集中于氣體的制備之中。通過此實驗使學生對上述三種氣體的性質(zhì)、用途、制取裝置、原理、收集檢驗等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為此教師還應具有對教材探索、創(chuàng)造另外要加強和改進化學實驗,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可設計某一實驗、檢驗內(nèi)容,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設計完成實驗。也可把部分課堂演示實驗直接改為學生實驗,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有利于化學概念的形成,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思維、實驗和自學能力。
4 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
教師應該是一個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的研究者,特別是課堂教學方面,一堂課下來應該是百感受于心,可以反思許多問題:那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想的教學效果?那些精彩的片段值得咀嚼?那些學生問答有創(chuàng)新?那些突發(fā)的問題使你措手不及?那些環(huán)節(jié)有待于改進?有沒有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做能更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擔任了三個班化學教學,每上第一節(jié)新課的那個班往往效果不會太理想,但經(jīng)過反思后,在后來兩個班的教學效果就好多了。只要持之以恒地積累并反思,我相信,一個善于積累、善于反思的教師既要一定會具有良好的教學決策能力,就一定能夠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學效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振方.淺談如何加強初中化學的概念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