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鳳
摘要: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賦予厚望,希望他們成績優(yōu)秀,快樂健康。從小孩子們就被老師和家長們要求學好知識,小學是一個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石,也是學生正確學習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語文作為小學課程的主要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對其不僅要在思想上要重視起來還要在行動上有所作為。什么樣的語文教學算作有效?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2-157
隨著課程的改變和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小學語文也應該隨著時代更近一步,教學方式有所轉(zhuǎn)變。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即使有些老師意識到了這一點可能是由于沒有尋找到適當?shù)姆椒?,教學的效率也不是太高;還有的老師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傳統(tǒng)的思想占據(jù)主導地位,老師教,學生學,兩個過程有點割裂,“填鴨式的教學”,這樣,不僅老師教的心累,學生也學的毫無興趣,學習應該是一個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的,相互交流的過程,為改變這些教學的錯誤地方,有必要探討一些改進的策略,引導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發(fā)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老師更多的是一個引路人和指導者的作用。
一、打造良好班級學習氛圍
(1)改變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主宰著教學進度和教學內(nèi)容,普遍課堂氣氛較為壓抑,學生被動的接受,缺乏主動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意識被壓抑,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需要轉(zhuǎn)變教學方式,變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為學生自主學習,具體體現(xiàn)在課前自己先預習,進行課堂講述,師生一起討論,進行有趣的課堂活動,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形成平等和諧的朋友關系,這樣,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老師在此過程中對學生可以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2)創(chuàng)設閱讀角
大部分學校將成績當做衡量學生好壞的單一方式,認為閱讀散文,圖畫等這些讀物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心思不在學習上,好多老師看到這些讀物一般都會讓學生上交,其實并不是這樣,現(xiàn)在強調(diào)更多的是素質(zhì)教育,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單單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遠遠不夠,學生們還需要多讀一些課外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實自己,掌握更多的東西,語文老師可以在教室的一個角落里放置一個書架,里面放上一些適合的讀物,班級里的學生都可以借閱,按時規(guī)劃,定期更換一批新的書籍,打造良好的班級書香氛圍。
二、創(chuàng)設趣味情景教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們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那么其教學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學生對語文存在著強烈的探知欲望,渴望自己在此方面得到肯定,那么語文對他們來說將成為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而不是學習上的折磨,在此方面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講抽象的,靜態(tài)的文字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趣味性強的,生動的信息,將學習上的語文和生活中的語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學生對語文的認同,進而產(chǎn)生興趣,最終熱愛的目的。當然,在上述方法中,我最為推崇創(chuàng)設趣味和情景兼具的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趣味和情景,如多種不同畫面同時展現(xiàn)在一個屏幕,動態(tài)播放,先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些圖畫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不同,為什么要放在一起,看到這些心里面想到了些什么,再比如老師讓學生們之間進行人物角色扮演,讓學生們親生感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極大興趣。在小學這個學習階段,學生們年齡普遍都還是比較小的,貪玩心里比較嚴重,主要的學習上的動力和壓力來源于家長和老師的期望,自己主動的想要去學習想法并不是很濃厚,而且小學生在思維上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尤其是對一些抽象性的東西并不是能夠做到很明確的理解,對小學生來說,尤其是在語文學習這一方面更加存在著困難,因為語文這個學科有很多東西并是不能夠簡單的用語言去表述清楚,它很強調(diào)意境,著重于學生個人對某一畫面的想象,對文章表達出的內(nèi)容的一種感悟。如果教師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知識使勁的填鴨式的灌輸給學生,這有可能會使學生根本就不理解課文內(nèi)容,甚至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心理,單純的以為語文學習就是簡單的背誦,需要死記,喪失繼續(xù)探究學習的熱情。
三、結合科技進行教學
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多媒體的運用對教學效果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多媒體包含著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它對學生們進行知識的講解,如通過播放炎炎烈日,一位農(nóng)民伯伯正弓著腰彎著背,穿著有些臟亂的衣服,拿著一把鋤頭在除草,汗水早已布滿了他的臉頰,浸濕他的衣衫,他仍然在辛勤的勞作,相信這一畫面必定能給小學生們帶來心靈的震撼,他們必將深刻理解“汗滴禾下土”的含義,明白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在今后的日子里會學會珍惜糧食,不去浪費。此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老師們可以讓學生們自由分組,進行小組間的協(xié)助學習,他們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自由的表達出來,同時了解別人的想法,傾聽別人對他的想法的態(tài)度和看法,師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間的情感,形成比較強的凝聚力和班級組織感,還有利于促進師生情誼的培養(yǎng)。對學生個人而言,自我的想象意識,在語言表達,自信等各方面都會獲得比較大的提高。
四、結束語
提升教學有效性任重而道遠,需要小學語文老師多方改善提高,不僅要打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要努力做到教學生動有趣,情景貼合課文內(nèi)容,同時改變傳統(tǒng)方式融合現(xiàn)代技術,運用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陳敏.淺議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65.
[2]何彥亭.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評價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6):40.
[3]章德娟.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8(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