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虹
摘要: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材中,有著很多的親情類文本。學生通過對這些文本進行閱讀,能夠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文本鑒賞的深入性;能夠?qū)⑽谋緝?nèi)容與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獲得深刻的思想感悟,獲得豐富的情感教育;同時還能夠運用文本中的寫作手法以及素材進行短文寫作,提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從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以及微寫作等方面對學生展開親情類文本的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多種語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親情類;文本;閱讀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013
在目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而親情類文本是語文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引導學生從全面深入的視角進行親情類文本的閱讀,能夠讓學生正確處理自稱與長輩的關系,聽從長輩的教導,學習長輩的優(yōu)秀品質(zh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在親情類文本的閱讀中,學生還能夠?qū)W會從典型事件和細節(jié)描寫處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掌握多方面的寫作技巧,提升綜合的語文能力。下面筆者就從這些方面談一談小學高年級親情類文本的有效閱讀策略。
一、總結主要事件,認識人物品質(zhì)
親情類文本往往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件來塑造人物,表現(xiàn)出人物的品質(zhì)。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事件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相應的事件所表現(xiàn)出的人物形象,從而引導學生掌握從全面的角度有理有據(jù)的進行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父愛之舟》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比如,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課文中作者描寫了與父親有關的哪些事件呢?這些事件分別能夠體現(xiàn)出父親怎樣的特點呢?”對此,一些學生能夠通過在住宿的過程中,父親想要為自己更換房間的事件,能夠總結出父親具有慈愛細膩的特點;一些學生通過廟會時,父親親自為自己制作玩具的事件,能夠總結出父親具有心靈手巧、勤儉節(jié)約的特點;一些學生通過在炎熱的天氣中,父親為自己堅持不懈的劃船的事件,能夠總結出父親具有無私奉獻,不畏艱難的品質(zhì)。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些事件以及事件所反映出的父親的特點總結在思維導圖中,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細致地對父親的形象進行認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fā)揮理性思維,有條理的對親情類文本中人物的形象進行認識,有效提升信息歸納的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場景,獲得情感教育
在現(xiàn)代社會,小學生從小享受著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受到家長的溺愛,普遍缺乏獨立自強的精神。同時,由于自我意識較強,容易和家人存在較多的矛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歷,對文本中的情景進行想象與聯(lián)想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刻的認識,從而讓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
例如,在學習《慈母情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場景,從文本中獲得深刻的情感教育。比如,在閱讀作者很想得到《青年近衛(wèi)軍》這本課外書的片段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很想得到某種玩具時的情景。學生能夠回想到自己在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消費,對于家庭經(jīng)濟造成的壓力,從而產(chǎn)生出勤儉節(jié)約,合理消費的意識。又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歷,對文本中作者母親的工作情景進行想象,真能夠借助“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的文段聯(lián)想到自己的母親和父親努力工作,供養(yǎng)自己的經(jīng)歷,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從而產(chǎn)生出孝親敬長的意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親情類文本中獲得豐富的情感教育,促進自身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三、展開短文寫作,表達自我感悟
親情類文本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的敘述上會運用到很多的寫作技巧。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寫作手法進行深入的賞析和學習,并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修養(yǎng)和生活經(jīng)歷展開短文寫作,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寫作中獲得更為深刻的思想感悟,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升。
例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學習一定的寫作手法,展開短文寫作。比如,在閱讀“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一句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本句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達到了怎樣的寫作效果呢?”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本劇將贊揚聲比喻成語點,體現(xiàn)出了母親對自己的高度認可,表現(xiàn)出了作者激動的心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與親人的一些經(jīng)歷,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描寫。學生可以寫出“母親明亮的目光,溫柔地注視著我,仿佛讓我看到了天上璀璨的星星”等句子,體現(xiàn)出母親慈愛的特點。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親情類文本中學習具體的寫作手法,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總結人物形象、獲得思想感悟,以及進行自由寫作等方面展開親情類文本的閱讀,有效塑造學生的精神品質(zh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童一峰.芻議小學語文教材中親情教育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5(22):130.
[2]徐嘉婕.小學語文中的“親情”主題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天地,2015(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