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波
摘要:在小學階段中經常能夠發(fā)現,雖然有一些學生的智力水平與常人無異,但在完成學習任務時卻表現出了非常困難的狀態(tài),我們可以將這部分學生稱之為學困生。由于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很難跟上班級整體的學習節(jié)奏。為此,教育者應當進一步分析學困生的學習情感心理,在此基礎之上來加以改進。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情感;心理特征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037
一、前言
有關于學困生的定義,大多為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情況下,無法憑借自己的能力來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活動中參與質量低,主觀能動性差,幾乎每次的測試成績均處于及格線以下的學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相同班級的學生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學困生并不少見。但卻不能夠將他們劃分在相同的層次中,而是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個體角度出發(fā)來幫助學困生調整學習狀態(tài),使其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學困生的學習情感心理特征
(一)自卑心理
在小學階段中有著很多學困生,這部分學生之所以會表現出不同程度上的學習困難現象,主要是由于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較差,長時間地處于成績不理想的狀態(tài),從而嚴重缺乏自信心。事實上,幾乎所有小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關注,想要將自己最為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給老師和其他同學。但由于學習成績差,因此經常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與其他同學的鄙視,久而久之會產生十分嚴重的自卑心理,將自己封閉起來而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溝通。
(二)焦慮心理
在小學階段,學困生的主要表現是自制力差、接受能力差、學習成績差等,尤其是在學習數學、英語、語文等難度較高的新課程時,他們會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吃力狀態(tài)。即使是相同的知識點,學困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理解和消化。由于他們長時間地處于此種狀態(tài)中,因此更加容易產生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焦慮問題。絕大多數的學困生都不敢向老師主動提出疑問,也不敢尋求其他同學幫助,久而久之會讓自己陷入到惡性循環(huán),情緒上受到極大的影響。
(三)消極心理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匱乏,再加上學困生一直以來都缺乏成功經驗,因此最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極為消極心理。尤其是在教育者布置新課程作業(yè)時,由于很多學困生并不能夠熟練地掌握并應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因此就會故意用消極的態(tài)度來應對作業(yè),甚至會出現抄襲他人作業(yè)和故意不交作業(yè)的行為。
三、學困生情感心理的影響因素及解決建議
(一)給予學困生更多地關心和愛護
在最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工作的持續(xù)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小學階段中的學困生群體。通過進一步的訪談可知,大多學困生之所以對某一門科目產生抵觸心理,主要是由于教育者對他們的關注過少。他們認為,由于自己的學習能力差、接受能力差,因此老師并不喜歡自己,這種互動上的匱乏會造成學困生心理上的疏離感,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針對這一現象,教育者應當給予學困生以更多地關心和愛護,根據他們當前的學習狀態(tài)來為其提供一些表達自己的機會,通過一些微小的成功來樹立起自信,逐步緩解心理壓力,找到學習活動中的自我掌控感。除此之外,教育者也要認真反思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為學困生布置一些適合他們的學習任務。
(二)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通過深入了解學困生的家庭生活氛圍可知,很多學困生的家長一直在信奉專制型或放任型的教育模式,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要么采用打罵或大聲訓斥的方式來管教孩子,要么是一味地放縱和過度的溺愛。針對這一現象,教育者需要與學會生的家長展開密切溝通,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學困生從小的生長環(huán)境。在此基礎之上來積極調整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們可以感受到來自于家庭的尊重和溫暖,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調整自卑的心態(tài)與厭學情緒。
(三)實施夸獎教育
每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虛榮心,學會生也并不例外。很多學困生十分渴望聽到老師、家長以及其他同學的夸獎,并且采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獲得其他人的注意。但事與愿違,絕大多數的學困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到處都充斥著批評與指責。為此,教育者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需要進一步落實夸獎教育,善于發(fā)現學困生身上所存在的閃光點,給予他們真誠的贊許和肯定。例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時,教育者可以根據課程主題來設置三個不同難度的教學層次,對于處于第三層次的學困生而言,只需要他們完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即可給予表揚,并且根據不同學困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能力來為他們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總而言之,唯有讓學困生充分體會到來自于學習的成功感和滿足感,才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穩(wěn)。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困生的轉化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者需要做的是給予學困生更多的尊重和關注,耐心地等待他們改正壞毛病,調整好心態(tài),找到真正適合他們的成長道路。
參考文獻
[1]楊龍海.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情感心理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3):14.
[2]張興榮.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J].求知導刊,2017(2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