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摘要:語言學習一般注重對其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一般由知識、文化品德、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四個部分構成,小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毫不例外。在語言學習中,要注重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要以身作則,采用科學性的評價策略以及思維理念進行合理教學,及時接收學生在課堂中反饋出來的信息,并且做出有效的回應與解答,將自身的教學手段完善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316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以及質量的提升,我國開始逐漸關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教育業(yè)依然處于不斷深化的階段過程中。同時,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業(yè)中不斷滲透,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人類的普遍關注。
一、有效性評價的意義
以往的評價只把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忽視學生在評價中所占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往的評價只考查學生在某一階段獲得知識的多少,忽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忽視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等的考查,忽視對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評價為學生成長和發(fā)展服務的功能。這樣的評價是以學科為出發(fā)點,完全忽視了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的特殊性,忽視了學生在發(fā)展水平上的個體差異,不符合現在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
而有效性評價指通過觀察、活動、測驗、問卷調查、座談、咨詢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進行的評價。它是一種在開放的、寬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低焦慮性、可持續(xù)性評價,它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等方面,還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學習態(tài)度、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文化意識等不易量化的方面。目的是向師生提供學習狀態(tài)進程的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學活動能夠得到及時的調節(jié)和改進,使教學效果得到及時的強化和矯正。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評價方式,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一)、學生主體性。有效性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在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將學生作為有著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需要的個體,對學生的知識、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進行考慮,并力求通過評價促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完全符合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
(二)、注重過程性。有效性評價是一種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持續(xù)性評價,它始終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必須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對教學活動進行監(jiān)控、反思,使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并始終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三)、開放發(fā)展性。有效性評價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其評價方式和手段的多樣性和開放性。教師采用的是寬松、開放式的描述性評價,學生則可以在比較大的范圍內自主地選擇學習任務、學習材料、合作對象、完成時間等,評價結果能較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有效性評價中的某一任務完成的過程就是學生獲取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進步情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二、課堂評價,營造氛圍
教師評價的語言色彩是隨著教師的情感而流動的,正所謂“情動于中而言動于表”,只要教師用心教授每一位學生,自身的語言特色一定會有明顯提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積極的語言評價會為課堂帶來積極影響,同時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長久以往,不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提升,教師的素質也在無形之中得到不斷地提升和優(yōu)化。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善于觀察,注重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及時對學生的優(yōu)點提出表揚,尊重學生的人格,共同構建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班集體。
三、優(yōu)化教學,注重過程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輔助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思路進行整理和梳理,從而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過程擁有明確的目標。在教學評價中,教師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通常來講,教學評價的過程被分為兩個部分。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教師要針對特定年齡階段的學生采取科學、正確的評價。雖然小學內容相對來說要簡單很多,但是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明確的教學方向和指引,以此來真正幫助每一位學生從最小事情做起來,從最早的學生時期做起來,從最基礎上來提升學習英語的基本素養(yǎng)。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過程中,需要教師自身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先要使其具備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思路,同時做好課前回顧工作。例如,教師與學生一起對英語學習的過程進行知識梳理,通過回顧學習,試著將自己記錄的學習筆記以及心得適時分享出來,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直接對英語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在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整體性評估時,教師需要靈活運用自身的語言能力,引導小學生在頭腦中積極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技巧進行深度反思和自省,使得學生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避免了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
四、結語
正是因為有效性評價有著以往評價方式所不具備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個性的人本精神,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更能發(fā)揮其不可代替的作用。有效性評價的實施能發(fā)展和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轉化成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責任感、端正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團體協(xié)作精神,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策略,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黃震.探析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英語課堂的優(yōu)化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0(13):28-32.
[2]馬靜.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東西南北:教育,2020(03):134.
[3]羅小芳.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