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要:小學階段段的學生年齡尚小,還沒有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但這個時期也是孩子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在語文學習中,閱讀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也能夠作用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所以教師更應該重視起小學地段學生的閱讀教學,從學生能夠適應且充滿興趣的方法入手,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本文將對目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常見問題展開討論并試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是開闊學生文化視野的一扇窗,是豐富學生語言知識的一塊田,是涵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一眼泉……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為了引領學生走進多姿多彩、美輪美奐的閱讀世界,既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也要教給學生各種有效的閱讀方法,還要啟迪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閱讀思想。然而,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深入了解,筆者發(fā)現(xiàn):缺乏閱讀興趣、缺少閱讀方法、缺失閱讀思想,是絕大部分小學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鑒于此,為了著力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益,教師既要讓學生入情入境愛閱讀,也要讓學生立足閱讀學方法,還要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感受。
一、學生在閱讀中常見問題
不理解文章含義。學生通過閱讀卻沒有弄清文章含義,不能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這樣的閱讀非但沒有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能力,還讓會讓學生產(chǎn)生對閱讀的抵觸心理。不理解文章含義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1)學生不認識的生字過多。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多時候還需要拼音的輔助才能夠進行閱讀。字都不認識,文章含義當然也就很難理解了。(2)作品過于深奧,學生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文學作品,理解不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
學生不喜歡閱讀。低端小學生年齡大概在7-9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是比較喜歡圖畫豐富、顏色多樣的漫畫書或繪本,對于文字較多的作品不感興趣,或是一開始還讀得津津有味但過了一會學生就坐不住了,無法再閱讀下去。
二、小學低段閱讀教學策略
(一)加強影視作品的融合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融入影視作品,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化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所以對于教師而言,對語文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正確選擇影視作品,何時播放,播放時間長短等也極其重要。比如:在學習統(tǒng)編版二年級第12課《揠苗助長》時,教師可以將動畫影片《揠苗助長》在剛上課時,播放給學生觀看,一般來說,上課伊始很多學生無法迅速進入到課堂氛圍中來。先對影視作品進行播放,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動畫片中人物和畫面的影響力發(fā)揮出來。經(jīng)實踐證明,在播放完成后,學生的注意力明顯集中。這時老師就可以順利的引入新授課內(nèi)容中,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影視作品的應用非常重要,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加強圖畫資源的應用
在低年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圖畫資源的應用也非常重要,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想象力和欣賞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課文閱讀學習熱情的提升。所以教師應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分析,確保圖畫選擇的合理性,積極導入和引導學生欣賞圖畫,選擇出最為契合的融入方法。比如: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冊課第13課《畫楊桃》這篇閱讀課文,眾所周知,這節(jié)課內(nèi)容與畫面的關聯(lián)性較強,我適時融入幾幅不同側(cè)面的楊桃圖畫展示給學生觀看,并讓學生思考這些圖上畫的都是楊桃嗎?然后拿出楊桃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自己也畫畫。學生通過觀看圖畫內(nèi)容和自己親自畫圖實踐,很快懂得了不同視角,畫出的楊桃也不同的道理。由此了解到,圖畫資源的應用,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適時改編閱讀故事。
在低年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多樣故事的融合,有助于學生閱讀學習興趣的提升,并加強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將故事的影響力和趣味性發(fā)揮出來。所以教師要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確保故事挑選的合理性,并使學生結(jié)合閱讀內(nèi)容,為故事改編提供幫助,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需求進行故事的創(chuàng)作。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閱讀第21課《青蛙賣泥塘》時,我在教學基礎知識以后,讓學生動腦思考、發(fā)揮想象,對這個故事進行適度改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熱情普遍高漲。就像龜兔賽跑一樣,編出了許多的不同結(jié)局。實踐證明,通過閱讀教學和改編故事的結(jié)合,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力,并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四)給學生成功的愉悅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就會產(chǎn)生學習的愉悅感。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zhàn)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2.5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完成所有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這樣單一的教學手段,想必學生會覺得單調(diào)乏味,學習興趣難以激發(fā),課堂效率難以提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還要積極利用多媒體來提升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挖掘語文素養(yǎng)內(nèi)涵,開展閱讀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教師要明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層次,更要明了教材結(jié)構(gòu)、階段任務,更要結(jié)合學生年齡特點,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永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20(06):53-54.
[2]郭文豐.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39(06):94-96.
[3]李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8(12):42-44.
[4]余玲艷,代建軍.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7(0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