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森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語文的教學往往是注重以克己為單位忽略了以單元為整體的教學,而初中語文教材在編寫的時候就是以單元為單位,每一個單元設計一個內容或主題,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在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情況下,語文教學科目也采用了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模式來說是具有優(yōu)勢的。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們不斷研究并解決。本文就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現(xiàn)狀和如何實施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推進課;現(xiàn)狀;有效措施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我國的語文基礎知識比較深厚,初中語文教材的編排是以單元為單位的,每一個單位有其單位的主題內容,這種獨立的單元,獨立的主題內容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科的綜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單篇的教學雖然有一定的完整性,便于教師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對于單篇教學接受程度不高,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模式由此產生了,單元整體推進課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節(jié)省時間,用少量的時間做高效的事,也體現(xiàn)了整體學習的特性,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的成績。
一、分析當前初中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
新課改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中學語文課堂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中學的語文教學非常重要,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素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可以得到培養(yǎng),初中的學生雖然相對于小學的學生年紀稍大一些,理解能力完備一些,但是還是沒有經受過挫折,不知道苦難為何物,對社會知識、生活閱歷和風土人情的了解還比較匱乏。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需要不同的知識,所以在中學的課堂上,教師也逐漸的讓他們在語文課上接受一些理論的知識,為以后步入社會,打好一個良好基礎。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上,很多教師的單元教學都流于形式,教課一講到底,將所有的知識都堆向學生,很少給學生講習規(guī)律,并不教給學生如何處理當前知識,無法引導學生,學生無法將當前所學知識與以前知識聯(lián)系起來。教師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課堂教學的生成規(guī)律,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研究推進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措施
2.1注重單元內部的聯(lián)系
初中語文的教材是以單元為單位,每一單元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題和內容,但是每一單元與單元之間又有著不同的聯(lián)系。一般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是圍繞該單元所學的主旨進行展開的,有的語文課文學習的知識比較零散,教師要通過總結,將每一個單元相互串聯(lián)起來,并帶領學生進行探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通過實現(xiàn)單元串聯(lián),可以將當前所學的知識和以前學過的知識密切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這樣在學生后續(xù)進行自主預習和復習的時候,能夠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除去單元中課文之間相互聯(lián)系,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也會有相同的地方,教師應該將這些聯(lián)系點清楚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它的作者魯迅展開聯(lián)系,在七年級上冊學生學習過了魯迅的另一篇文章《風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經知道的魯迅的知識進行介紹當前這篇文章,也可以從以前學習《風箏》時講述的魯迅面對的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聯(lián)系到寫這篇文章時,魯迅所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代入,將兩者進行聯(lián)系起來,綜合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該篇課文的知識。
2.2注重單元內部的比較
雖然單元內部的課文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但是其相互聯(lián)系的密切程度還是有區(qū)別的,通過對比能夠體現(xiàn)哪些課文聯(lián)系得更加密切,也能通過對比對課文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同單元的語言的特點不同,思想的感情也不同,可以從作者創(chuàng)造當前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語言特點也不同,可以讓學生體會作品不同的語言特點,領會不同作者的寫作語言風格。也可以從文章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不同單元文章的寫作手法也不相同,通過比較,學生可以借鑒不同作者的創(chuàng)作方法。
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的古代游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思想情感的方面進行分析,《小石潭記》以小石潭冷寂的景色和氣氛表達出柳宗元被貶生活的孤寂悲涼?!对狸枠怯洝穭t是通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來表現(xiàn)自己心胸的寬廣,勸誡友人?!蹲砦掏び洝穭t表現(xiàn)了歐陽修雖然被貶,但也隨遇而安,與民同樂。這三篇課文的作者都是被貶,但它們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并不是相同的,教師可以通過將這三篇課文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不同的作者所表達出來的不同的感情和人生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整體性教學可以增加語文知識的連貫性,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面,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育模式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減少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和老師都有不一樣收獲。
參考文獻:
[1]薛淑梅.中學語文課,試試這樣上——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探索[J].內蒙古教育,2016(22):21-23.
[2]賴麗梅.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探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