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林
摘? 要:我們學校在2020年下學期開展了課堂教學比武風采大賽。我們思政學科組以課堂教學為平臺,著力培養(yǎng)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參賽老師在五個方面表現(xiàn)突出:政治站位高,打造有高度的課堂教學;拓展知識面,打造有廣度的課堂教學;深入學生內(nèi)心,打造有溫度的課堂教學;思維能力強,打造有深度的課堂教學;設置生活情境,打造有效度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新時代;核心素養(yǎng);高中思政課堂;教學改革
近期,我們學校在教研室的統(tǒng)籌安排下,各學科組都在有序開展課堂教學比武風采大賽。我們思政學科組各年級推薦出來的選手各具特色,充滿激情與智慧的課堂展示出思政老師的魅力與風采,受到聽課師生的一致好評。與此同時,我們思政學科組老師以此次比賽為契機,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以課堂教學為平臺,著力培養(yǎng)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努力打造思政課堂教學的新格局。
一、政治站位高,打造有高度的課堂教學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在何處,而在我們朝著什么方向走?!狈较驔Q定結(jié)局,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思政課的第一個核心素養(yǎng)就是政治認同。毋庸諱言,思政課的講臺不僅要“講知識”,還要“講使命”;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便是每一堂課是否體現(xiàn)了思政課的政治性、方向性,這一點應是一堂優(yōu)秀思政課的重要考量。值得肯定的是,這次參賽的思政課老師都堅持了政治要強這一核心要求,宣示了一名思政課老師在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責任。
二、拓展知識面,打造有廣度的課堂教學
面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思政課不應當是由教師簡單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應當要跳出教材教教材,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政、分析時政的學習習慣,使思政課教學做到與“時代”俱進,與“時政”俱進,以“時機”俱進,讓思政課連著過去,系著現(xiàn)在,面向未來。曹菲老師講授的課題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她在講“在勞動和奉獻中創(chuàng)造價值”這個知識點時,剪輯融入習近平總書記于11月24日出席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重要講話視頻,并強調(diào)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讓教材內(nèi)容與時政內(nèi)容溶為一體,聆聽總書記震撼人心的敦敦教誨,高度自覺的實現(xiàn)了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統(tǒng)一,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
三、深入學生內(nèi)心,打造有溫度的課堂教學
教育是心靈的對話,是心心相印的社會活動,以心激心,以情感情。思政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冷漠的說教方式不僅達不到教學效果,而且還會讓學生覺得都是假大空的話,沒有實際意義。所以思政課一定是有情感的,要能用真實的事例、老師的人格魅力觸動學生心底最柔弱的部分,讓思政課能在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在潤物細無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蔣婷老師在講授《感受文化影響》這個框題時,她那親切的形象和親和的聲音深深吸引了所有同學和聽課老師的注意;她那充滿詩意的導入迅速將學生帶入接受文化薰陶的情境,用PPT有序展示出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為這堂課深厚了文化底蘊。課堂中一張張來自我們學校文化生活的畫面恰如其分地引導著學生回憶校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驗校園文化生活的美好,整堂課充滿親情,充滿生活,充滿人間大愛。
四、思維能力強,打造有深度的課堂教學
一堂好的思政課,應該做到政治性與學理性的統(tǒng)一,它需要從學生的知識盲點出發(f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正所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在批判與辯證中講透理論,才能讓學生信服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歐陽麗瓊老師在講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個框題時,課堂設計行云流水,環(huán)環(huán)相扣,知識生成水到渠成。歐老師是一位很具教學智慧的老師,善于通過追問引導啟發(fā)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于學生的點評也充滿藝術氣息,具有很強的正面激勵作用。
五、設置生活情境,打造有效度的課堂教學
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學生在學校學過的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建立不起聯(lián)系,原因就是我們的教學過程缺少真實的情景,只是把知識符號化。知識符號是表達知識體系的,這個知識體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聯(lián)系,只是把知識符號背熟、認知、復述,去對付考試,就很難讓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知識轉(zhuǎn)化為素養(yǎng)的最重要途徑就是情景,因此我們要設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學過程,讓學生真實的學習能夠發(fā)生。曹菲老師在講授《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這個框題時,充分應用了體驗式教學,創(chuàng)設出真實感人的情境故事,讓學生在中國故事的感染中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深刻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展示出思政課老師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風采。
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已撲面而來,要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獲得終身受益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任重而道遠?!皶r代就是命題者,社會就是試題庫”是當今高考命題的大趨勢。作為思政課教師,應對國家政治生活基本要義做出理性的把握,并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和理性的態(tài)度觸摸社會的政治脈搏,進而培養(yǎng)其獨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的愛國精神,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陚ピ妇?。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第二中學,湖南? ?汝城? ?4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