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定琦
摘要:“教育不僅是科學的事業(yè),更是藝術的事業(yè)”。師德高尚的老師不會只滿足于師道尊嚴的教條和戒律,而會努力用智慧和愛心去藝術地引導學生、啟迪學生、喚醒學生潛在的道德意識,并激勵學生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關鍵詞:欣賞;喚醒;激勵
“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這句詩一般的語言總在我心底流淌。
時?;貞浧鹱霭嘀魅蔚哪切q月,無數(shù)鮮活的面容也時常在我眼前跳躍。潤物細無聲,師生共成長,那是一些讓人幸福甜美的的時光。
一、真情欣賞讓學生因欣賞而優(yōu)秀
欣賞的力量是巨大的,她可以讓一個人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因欣賞和肯定當時尚未成名、窮困愁苦的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因而奮力筆耕,最終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藝術家、思想家。臺灣作家林清玄曾在譴責一位小偷不光彩的行為后對他非常細膩的作案手法感嘆道:“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辈涣?,這幾句批評中帶著欣賞的話打破了那位小偷的生活盲點,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最終成為了臺灣成功的羊肉爐老板。
十一二歲的孩子,雖然價值觀和人生觀尚未形成,但思想已有雛形,錯誤也常伴隨著他們的成長,老師苦口婆心,學生卻屢教不改的現(xiàn)象司空見怪。我曾教過這樣一位學生,對老師很有禮貌,校內校外,見到老師總是滿面笑意,親切問候。但對同學很不禮貌:常給同學起外號,開不雅玩笑、語言行為很不文明,與同學常常沖突不斷。針對這位學生引起的矛盾糾紛,我對他進行過無數(shù)次批評、教育,甚至責罰處理,但都無濟于事。該換一種思維了,我想。計劃好后,我在一次班會課上,以“文明禮貌尊師長”為話題表揚了不少學生,當提到這位同學時,我特別熱情洋溢地贊許他說:你的滿面笑容、每聲問候都讓老師感到無比幸福和溫暖,我深深地感受著你身上那種良好的教養(yǎng)和品質,如果你也能將笑容和問候送給同學們的話,你將是我們班文明素質很高、禮儀形象很好的學生之一。這位同學當時紅著臉低下了頭,我知道這些話已對他有所觸動。下課后,我又趁熱打鐵找他談話,告訴他我對他身上所透露出的禮儀教養(yǎng)有多欣賞,并希望他也能讓同學們感受出來。此后一段時間里,我經常借故讓同學請他來辦公室談話,或借故讓他幫老師搬作業(yè)本、教具之類的小東西送去辦公室,并總是想法插上幾句“我看到你跟同學越來越友好了,你今天跟某同學道謝了,你今天的哪句話很文明,你今天主動幫助誰了,我看到你的進步真高興”之類的話,同時他的每次文明用語和禮貌行為我都用一張表格及時記錄下來,也信任地請他自己參與記錄。起初,我跟他約定一周文明禮貌用語和行為超過十次,就跟他發(fā)一次“禮儀之星”的表揚信,后來逐步增加到每周二十次,每天5次,每天不文明用語和行為不能超過多少次,直到一次都不能有…….通過這種表揚與欣賞的方式不斷督促他的言行文明,鞏固教育成果。事實證明,欣賞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到一個學期,這個學生的文明習慣和禮貌行為有了徹底改觀,后來每次春秋游學生自組小隊時,他都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隊員之一,小學畢業(yè)時,還被評為了優(yōu)秀學生。
二、點撥心弦喚醒學生的心靈智慧
曾讀過一篇文章——《尊崇智慧的21世紀》,里面有兩句話深刻地影響了我。一句是“智慧派生卓越”,另一句是“智慧對優(yōu)化人生有巨大的價值”。對于教書育人這份工作,教書更多的是授業(yè),而育人則必須喚醒學生的心靈智慧。十一二歲的學生處在混沌初開之際,思想上有很多盲點,行為上有很多乖戾,心靈上有很多塵泥……這些都需要老師去指點、去扶掖,去撣拭。
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教室衛(wèi)生是一大突出問題,曾經,班里有個女生自己的抽屜、書籍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但常把廢紙垃圾丟棄在座位下。并且不愿意掃地值日。我發(fā)現(xiàn)情況后,在一次課間巡視時拉著這位女生與她相對而坐,我眼含笑意,漫語輕聲地稱贊她做事很有條理將來一定能干大事,并告訴她,如果要想得到大家的喜愛、肯定,那不光要做好個人的事,還要關心公共事務,比方說,個人的抽屜、桌面整齊、干凈很重要,但課室衛(wèi)生一樣重要,個人清理出來的垃圾廢紙不能隨手丟棄,影響教室公共環(huán)境。同時啟發(fā)她,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在接受別人的服務,每個人也有義務為別人服務,比方說掃地值日的事,就是一項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義務勞動,這份勞動中,不僅有應盡的義務,還有同學間相互的關心和愛護,相互的幫助與奉獻,而這些都是同學間最美好最珍貴的友誼和情感,是任何物質的東西都不能替換的……女生天生敏感善思,她聽出了老師的欣賞中有批評和期待,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行動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三、生成資源提升學生的道德體驗
我當班主任時,班里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位學生因每天放學后都要清理自己的抽屜走得比較晚,所以經常有同學找他替換值日工作。這位學生有時不愿意,于是有同學主動提出給他一元錢的報酬,這位學生很高興地接受了這種方式,后來很多同學干脆提高了報酬,請他代為掃地。我知道情況后,找他來談話,問他自己是怎么思考這個問題的,他告訴我:錢不是自己提出來要的,是別人自愿給的,認為別人出錢不掃地與自己收錢代掃都沒什么不合適。我又找班上其他同學了解想法,沒想到絕大部分學生的想法都跟這位同學相似。這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遮掩了孩子們人性中的光輝?生活在一個集體里,承擔義務和責任,同學有困難時相互體諒和幫助,本應是最自然、最樸素的意識和情感,他們小小年紀,卻在用金錢做交易,居然大家都還認為“沒什么、很正?!保@讓我感到失落和遺憾!我決定要撥開孩子們眼前的灰霾,喚醒孩子們的心靈智慧。我給孩子們講語文課本中《釣魚的啟示》,那條鱸魚包括生活中的很多“魚”,或許都不會有人來告訴我們對或不對,但我們都知道那是應該放掉不該拿的,那是為什么,我讓他們自己安靜地思考。跟他們講孔融讓梨的情操和意義,讓他們討論“讓與不讓留給人的感覺有什么不一樣?”;給他們講《圣人與小偷》的哲理故事,講生活中的點滴,講老師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態(tài)度……情動辭發(fā),孩子們被深深觸動。的確,道德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是需要判斷還需要勇氣,很多事情不僅僅是對與不對的問題,還有好與不好的問題,這就需要考驗我們的智慧了。一個人要想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別人的肯定,首先必須承擔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其次,他不僅要把事情做對,還要把事情做好。
當天下午以及以后,輪值的同學自覺掃地,有事的同學不再只是出錢而是調換時間,代值的同學也很友好,不收錢,只是換一天而已。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喚醒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p>
所以一個師德高尚,具有教育情懷和智慧的老師會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用愛和溫暖做底色,引導和啟迪學生智慧,喚醒學生心底的、本質的道德意識,也只有喚醒了學生這種心底的、本質的東西,學生才會自省、自悟,進而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貴勇.以高尚師德為美好教育代言[N].兵團日報(漢),2020-12-16(004).
(暨南大學附屬學校 廣東廣州 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