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摘要:新課改后,高中物理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度,并將其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以為新時代培養(yǎng)更加合格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文章從當前現(xiàn)狀著手,深度挖掘如何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極具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學科素養(yǎng);高中物理;培養(yǎng)
前言: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仍然十分籠統(tǒng)和落后,高中學生對物理興致缺少,使得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沒有得到很好地提高。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而內(nèi)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因此,現(xiàn)階段教師急需改變其教學方法和策略,通過這些方法來使學生對物理重新燃起興趣?;诖耍疚奶接懥朔謱咏虒W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策略,然后通過這些策略為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做出一點貢獻。
一、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高中物理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加考驗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和解題能力。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讓學生進行題海訓練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使得課堂顯得非常乏味和無趣。因而,在實際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景,活躍課堂的氛圍,使得高中物理課堂更加靈活和生動,讓高中學生更加容易和輕松地吸收物理知識和內(nèi)容,提高學生物理思維的敏捷性和活躍性,以期更好地應對新高考的變化,所謂以不變應萬變。
例如,在教學“分子的熱運動”這一課的過程中,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布朗運動產(chǎn)生的原因,影響布朗運動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等等。為了充分吸引高中學生的眼球,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進行相關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能從直觀的角度“看到”分子熱運動。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首先準備一個玻璃空瓶和一個盛有顏色相關相對明顯的二氧化氮的玻璃瓶,讓這兩個玻璃瓶的瓶口與瓶口相接觸,讓學生近距離觀看二氧化氮是如何從氣體密集度高的玻璃瓶慢慢擴散到只有空氣的玻璃瓶。再者,教師還可以準備一個裝有純凈水的燒杯,在燒杯中滴上幾滴墨水,讓墨水在燒杯的水中逐漸擴散,通過上述的實驗來吸引學生的物理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思考上面教師做的兩個示范性實驗說明怎樣的物理現(xiàn)象,我們應該怎樣從物理概念的角度來解釋這一些現(xiàn)象。除此之外,這樣的直觀的物理操作示范性實驗能夠讓學生在教室中近距離的觀察到教材上學習不到的內(nèi)容,從而充分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和強烈和探究欲望,以期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和動機。
二、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物理教學課堂
在我國大部分傳統(tǒng)高中物理應試教育的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來對學生進行高考物理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來指導學生進行物理教學,從而造成高考時期物理課堂氣氛煩悶而枯燥,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也提不起自己的興趣,從而最終造成了學生物理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質量差和核心素養(yǎng)不高等現(xiàn)象。因此,現(xiàn)階段高中物理教師應該積極努力地改變現(xiàn)狀,創(chuàng)新性地設計以高中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從而為培養(yǎng)和提高高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奠定殷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這一物理知識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在實際的高中物理課堂中通過向學生進行相關的物理知識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討論,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坐過汽車吧?你們觀察過汽車在拐彎時都要輕微地傾斜他們的車身嗎?甚至為了方便,高速公路上的彎道處都做成了里低外高的路面形狀,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作為高中學生,我們應該從怎樣的物理角度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通過層層遞進的詢問,讓學生思考之后總結出這一節(jié)物理課的重難點內(nèi)容,總結出如果設計轉彎時的內(nèi)外軌道都是一樣高的化,那么汽車在進行拐彎運動時所需要的向心力就會主要由外軌道對汽車輪緣的彈力來提供,導致出現(xiàn)汽車車輪和軌道都變得十分容易磨損的現(xiàn)象。這樣的物理課堂提問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增加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環(huán)節(jié)時間,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找到歸屬感,從而最終達到將高中物理課堂交還給學生的目的。
三、注重科學探究,提高物理實驗能力
隨著科學探究的內(nèi)容寫人物理新課程標準,科學探究已成為當前高考實驗的主要考查方式。新課標尤其強調(diào)學生動手動腦地學習物理的能力的培養(yǎng)??v觀這幾年高考命題,高中物理實驗的考察不僅僅是實驗材料,過程以及計算,還強調(diào)實驗基本技能猜想、原理、方法等。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黾硬糠帜芤姸却?、易操作的實驗步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改變一些習慣性的不正確的看法。如在進行“探究物體運動與受力的關系”實驗教學之前,教師首先可以提問學生:“影響物體的加速度的因素有什么?物體的加速度是否與這一個物體的自身的質量及其所受外力之間成一定的比例關系?如果存在一定的關系,請問這一種關系是什么?請同學們通過自主實驗的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樣,引導學生直接用探索性實驗做答,既直觀又省時,而且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強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從而促進高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新課改思想和理念的不斷加強和深入,對于高中物理的教學也有所提出更加嚴格的新技術要求,要求將更多地開展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和廣大學生在日常社會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學生在高中物理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效果,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因此,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師們就應該積極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點,不斷地創(chuàng)造性地改進和探索創(chuàng)新我國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提升我國高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蔣春麗.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8):833.
[2]宋早雷.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0,(6):66-67.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實驗中學 255200